夏杰拿起了手中的竹子沖著無人機攝像頭晃了晃。
“蟋蟀的話,還得養幾天才行,今天準備做個竹笛,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跟著學學。”
昨天才抽到了竹笛技能,夏杰自然忍不住要試試這個新愛好。
“百科杰你是自己做著玩兒還是要吹啊,以前都不知道你會吹笛子呢。”
“你說呢,今天又沒嘉賓,肯定是雕師傅自己吹啊。”
“小杰哥哥好厲害啊,還懂樂器。”
“作為音樂生,以前看大力杰直播,多少還是帶點自信的,現在居然告訴我你還會音律?大力杰,你到底有啥不會的?你就直說吧!”
“小哥哥,你吹笛子,我吹簫,我們可以合作一曲天籟之音哦!”
“那個……今天直播間里可以點歌嗎?我昨天剛分手了……”
“樓上的,兄弟挺住啊!”
直播間觀眾們是你一言我一語的,立馬被這個新話題勾起了興趣。
夏杰則拿著柴刀,拿起個竹子,砍去旁支末葉,接著仔細端詳著竹料里外。
看了一會兒,夏杰搖了搖頭,將手里的竹節放下,又伐起了另一顆細竹。
如此反復幾次,才選定了一根。
如此一幕,網友們也是有些費解,連忙扣字發彈幕問道。
“雕師傅,你不是要做竹笛么,為啥一直砍竹子啊?”
“難道做這個也有講究啊?”
夏杰正好看到了,于是便為網友解惑道。
“沒錯,竹笛可不是那么容易做的,在制作竹笛之前,先得確定祝竹子的內徑,也就是竹節內空洞部分的直徑,要準確到毫米才行。”
“內徑的大小,直接會影響竹笛的音域是否廣,音準是否夠準確,隨便挑選一根竹子就做的話,是做不出好竹笛。”
聽罷后,有些喜歡動手的網友們對竹笛制作也是來了興趣,趕緊追問道。
“大力杰,那內徑要多大才符合做竹笛的標準啊?”
夏杰想也不想就答道:“最合適的內徑是十二毫米,就像我剛剛選的這根竹子一樣。”
說著,夏杰從旁邊取來了一把卷尺,打開后對準竹子量了下,空洞部分的直徑不大不小,正好十二毫米。
量完內徑,夏杰又拿著卷尺在竹節身上比劃了起來,每比劃一次,就會用小刀在竹節身上留下一個個淺白色的印記。
“都說認真的男人樣子最帥,今天一看小杰哥哥,我才知道此言非虛。”
“咳咳,如果換一張宋小東的臉,樓上的小姐姐還能說出這話的話,那才叫所言非虛。”
“大力杰,你現在在刻啥啊,是準備刻笛子的出氣孔嗎?”
廣大的網友雖然知道竹笛為何物,但要說深入了解的,卻是寥寥無幾。
夏杰則頗為耐心地為眾人科普道。
“竹笛可沒有出氣孔的說法哦,笛身上的孔是這么分的,從左至右,第一個孔名為吹孔,顧名思義,就是用來吹奏的孔,左邊第二個孔則是膜孔,主要是用來貼笛膜的。”
有網友對竹笛了解甚少,連忙扣字發彈幕問道。
“大力杰,笛膜是什么啊?”
夏杰在竹節身上比劃了一下:“笛膜是一塊薄貼片,作用是貼在膜孔上使其震動發聲,一般是用竹子或是蘆葦制成的薄膜,這么說你們懂了吧?”
“接著膜孔之后,就是按指孔了,一共有六個,按住這六個孔就能發出高低不同的音階,就和鋼琴的琴鍵是一個道理。”
“然后是兩個基音孔和2個助音孔,一根笛子身上的孔就是這些了。”
說罷,夏杰就拿起刻刀,在竹笛身上小心翼翼地雕琢起來。
憑著制作竹雕與根雕的豐富經驗,眼下制作一個竹笛,也是毫無難度可言。
只見他的動作如行云流水,一刻不停,不一會兒,八個孔洞就開好了。
每個都十分圓潤,大小適合,一點瑕疵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