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杰微微一笑。
以前上學的時候他也是特別迷三國,對于其中大大小小的事兒也是如數家珍,今天做的既然是周瑜打黃蓋,最喜歡的人物自然是江東大都督:周瑜。
想到這里,夏杰直接開口答道。
“我最喜歡的人物,應該算是周瑜了吧,只可惜江山更替,孫策的去世,讓周瑜的處境越發艱難。”
“赤壁之戰的輝煌,更是將他推上了風口浪尖,江東伐蜀大業初見端倪,便隨著江東大都督周瑜的死,隱匿于歷史滾滾長河中。”
“正所謂月有陰晴圓缺,或許正是周瑜這略顯遺憾,有些不完美的人生,才如此吸引我吧。”
聽完夏杰的言語,又有好奇的觀眾發問了。
“夏老師,我比較喜歡玩三國志的游戲,但書我沒怎么讀過,我也知道周瑜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但是他究竟是怎么死的,我還真不清楚,你講講么?“
夏杰望見這條彈幕,笑了笑后方才開口為網友們解惑道。
“周瑜之死么?有的野史記載,周瑜是死于一場疾疫,有的則是記載他死于箭瘡復發。”
“更有民間傳說,說是孫策暴戾,引起了江東士族的不滿,孫權為了安撫江東士族,所以賜死了周瑜。“
網友繼續發彈幕問道。
“哦,死法有這么多嗎?”
“夏老師,那你傾向于哪一種呢?”
夏杰拿起蒲扇搖了搖,揚起一股清風,在陽光的映照下,整個人仿佛裹上了一層金輝,襯得他越發不凡,頗有幾分古時謀士羽扇綸巾的味道。
“其實周瑜的死因,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正式記錄,只有野史記載流傳了下來,我個人的話,倒是傾向于第三種,雖然有些陰謀論,不過前兩種仔細推敲來的話,都有些站不住腳。”
“咱們先說說這疾疫吧,據史書記載,當時軍中并未有大規模的流行病傳播,但是周瑜卻突然病倒了,從染病到病亡的時間不過短短一天的功夫,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暴斃。”
“但是周瑜在去世前的一晚留下了決絕遺書遺言,仿佛是知道自己第二天必死無疑一般,這其中的確有很多細節值得推敲。“
“接下來再說說箭瘡復發這個說法吧,周瑜的箭瘡是在一年前攻打南郡的時候落下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那是外傷,而且也沒有感染的征兆,如何能在沒有外力的因素下,短短一日間奪走一個健康成年人的性命呢。”
隨著夏杰的緩緩訴說,外加旁邊的微雕,仿佛一下子就引領眾人回到了一千八百多年前,回到了那個群雄割據,英雄輩出的戰亂時代。
跟著,夏杰喝了口茶水,用蒲扇遙遙一點,方才繼續道。
“我以前讀三國志的時候,總是會反復思考事件的合理性,周瑜之死這一段我也反復看了數次,也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記載。”
“當時,江東內部有著伐蜀和借荊州兩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周瑜是堅定的伐蜀派,而與此同時,赤壁之戰與周瑜堅定站在一邊的魯肅,卻毅然決然的支持了借荊州的策略。”
“要知道在當時的情況下,兩種策略是無法并存,劉備的幕僚在當時也一針見血的提出了吳終不能越荊有蜀。”
“倘若江東沒了南郡,西進巴蜀就沒了補給路線,江東也無了門戶,周瑜和呂范以及龐統甚至向孫權提出了,以借荊州之名扣押劉備的建議,孫權也接受了這個建議。”
說道這里,夏杰稍稍頓了頓,然后跟著說道:“但是最終孫權是怎么決議的呢?史書上是這么記載的,‘權即從之。’這是出在借荊州的討論會上。”
“沒錯,孫權同意了,輕而易舉的就把周瑜與江東將士打生打死才拿下來的南郡,拱手借了出去,那么孫權的態度也就很顯而易見了。”
“哦,原來如此,這上位者的心思,真是沒法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