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嚯,這船好多船槳啊,感覺跟個蜈蚣似的。”
“沒錯,神奇的是雕師傅居然能把這些船槳全部一個個雕出來,木料就這么大,雕錯一點點就會報廢了吧,居然絲毫失誤都沒有,手藝杰這手藝還真是沒的說啊!”
“那可不,這可是我家小杰哥哥啊,那手藝必須杠杠的啊,好了好了,別的大家都先別急著問了,讓小杰哥哥先給咱們說說這到底是什么船吧。”
“沒錯,先聽百科杰授業解惑吧!”
見網友們一副興致沖沖的樣子,夏杰也沒賣關子,隨手拿起一艘小船為大家講解道。
“這種小船在古代水軍中的出鏡率可不比樓船少,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還是主力來著。”
“這種船就是艨艟,樓船體型龐大,雖然是水上堡壘,但是其造型特殊,橫在江面上就不容易轉向和移動。”
“所以很多時候,攻堅和接舷戰的任務都是艨艟來完成的,東漢劉熙在《釋名·釋船》中就有記載,外狹而長曰蒙沖,以沖突敵船也。”
“這說的是艨艟船身狹長,航行速度快,是專門用來發動沖擊攻堅用的。”
稍稍晃了晃,喝了口茶,夏杰繼續說道:“當年赤壁之戰中,周瑜打黃蓋后,黃蓋假意投降,前往曹營所坐的裝滿了易燃物的船只就是艨艟。”
“這種船以船槳為動力速度很快,算上甲板的話,艨艟也有三層,具備我之前說過的樓船的部分優點,這就是赤壁之戰中大方光彩的主力戰船,艨艟。”
說罷,夏杰將手中的艨艟緩緩放回到微雕沙盤之上。
網友們也是聽得興起,五彩繽紛的彈幕發送個不停。
“原來這種船就是艨艟啊,之前在歷史書本上經常看到過,那時候還以為只是一種速度比較快的小船,現在看夏老師雕的這艨艟,還真是設計感滿滿,遠遠比我想象的復雜多了。”
“嘖嘖,百科杰家附近明明沒有大江大河,怎么對船只也這么了解呢,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啊!”
“好了不裝了,我攤牌了,我是船舶工程師,百科杰這幾艘艨艟雕的線條流暢,吃水補位把控得很到位,而且重各種細節都有考究,堪稱完美。”
“哇塞,小杰哥哥的直播間里,總是能見到奇奇怪怪的專業人士呢。”
“大力杰是真的是全知全能啊,話說還有啥是大力杰不會不知道的么,就倆字:完美!”
“嗚呼,這可真是天不生我百科杰,世間萬古如長夜啊。”
“夏老師,剛剛你不是說還要給咱們科普一下其他船形么,干脆一道說完吧。”
夏杰舉起茶盞,一口飲光,在沉香木熏香的繚繞下,一臉怡然自得。
在這片刻的歇息時間中,夏杰一抬頭就瞧見了請愿的網友們,微微一笑繼續說道。
“受限于當時的技術水平局限,其實參戰的船只總類也不多,既然你們想聽,那我就接著說完好了。”
“之前說過艨艟和樓船了,接下來說說赤馬舟吧,這是一種快船,往來如飛,船體一般為紅色,飛疾如奔馬,因此而得名。”
“另外還有冒突,這種穿是作為沖鋒用的,專門打接舷戰,如果把樓船比作城池的話,那么冒突就是那敲開城門的攻城錘。因此冒突的防御設施很完善,和艨艟還有赤馬舟一起搭配使用的話效果奇佳。”
“再有就是斗艦,又稱作戰艦,也是一種戰船,穿上四面都設有三尺高的墻體,墻身上有開孔,是給弓箭手射擊用的,為了避免接舷戰,墻體上還設有柵欄,可以說是武裝到了牙齒,專門為遠程兵種打造的。”
稍稍頓了頓,夏杰舉起雙手比劃道:“說了這些主要戰艦,接下來再說說赤壁之戰里打輔助的戰艦吧。”
“大舡又稱作大船,這種船體型巨大,作用也很簡單,設計之初就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運兵,當年孫權有一艘大船,名曰長安,可以裝載接近三千人。”
“最后就是走舸了,這種船的防護也很完善,有重檣,裝載的都是勇士精英,往來如飛,乘人不備,疾如飛,也是用作支援和接舷戰用的。”
拍了拍手,夏決說道:“好了,赤壁之戰里出現的主力戰艦大致就是這些了,回頭我也會把這些船只一一雕刻還原,這樣也好讓大家對它們有個更加直觀的認識。”
說罷,夏杰便拿起刻刀,繼續認真地雕刻起了船只來。
直播間的網友們聽了夏杰的話,也忍不住紛紛在腦海中幻想了起來。
“哇,這么多種戰艦在江上排列開來,那場面一定很壯觀吧,我腦袋里已經有畫面了,千帆駛過,光是想想我就燃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