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杰拿著一條狹長的傘骨在直播無人機前晃了晃,隨后開口道。
“那,這就是你們剛剛說的傘骨了,竹傘的傘骨被分成了兩部分,較短的是為頂部傘骨,就是我現在拿著的這個。”
“不過這還不是完成品,還要把傘骨前段削尖削細,還要在頂端大約四分之一的地方開個槽,鉆個孔。”
一邊說著,夏杰一邊開始了他的操作。
鋒利的小刀上下起伏間,不一會兒,一條又一條傘骨便被制作出來。
至于凹槽的部分,現代的竹傘匠人們,一般是通過機器來制作的。
純手工制作,很難很難,可以說屈指可數。
但是對于夏杰來說,這點難度不過是小意思罷了。
在他靈巧的雙手下,雕刻刀不斷在細長的傘骨上游走著,刻出一道道小小的凹槽。
隨后又用小刀在傘骨頂端,鉆出了一個個的小洞。
這些被制好的傘骨并成一排,整整齊齊地放在那里,任由無人機從空中拍去。
細心的網友們也在此時發現了。
這些凹槽和空洞的大小,位置,居然是一般無二的。
要知道大自然的造物在本身上就會有這細微的差別。
但是在夏杰一雙巧手之下,這些差別悄然間便被抹去了,留下的,只有鬼斧神工般的精細雕琢痕跡。
如此完美的操作,也是讓網友們感嘆不已。
“我勒個去,這手刀功也太秀了吧,這做出來的比機械做出來的還要工整,什么高精密的機械臂都可以下課了好吧,雕師傅不愧是雕師傅啊。”
“感覺驚為天人這個詞就好像是為夏老師量身打造的一樣,這做出來的東西也太精細太規整了。”
“奈何我輩沒文化,一句臥槽行天下,大力杰,臥槽,厲害,完事兒了。”
“樓上的可真謂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在如今這個時代,像您這樣,簡潔高效的夸贊人可是不多了,我在書店看不到你的著作,所以把書店燒了,可是最后沒燒得起來,因為書店里有博人傳。”
“哈哈,這里都是人才,一個個的段子編的那叫一個飛起,我超愛這里的。”
……
正當網友們贊嘆不已的時候,夏杰已經做好了所有的頂端傘骨與長傘骨。
他拍了拍手,吆喝了一句:“好了,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了。”
說罷,夏杰拿起一根長線,將其穿過了所有的頂端傘骨。
然后把這些頂端傘骨用線全部鏈接到了傘架上。
之前夏杰在傘架上刻下的凹槽在此時此刻起了作用。
每一塊頂端傘骨在放到這些凹槽上后,稍稍一用力便扣了進去。
嚴絲合縫這四個字,在此時被夏杰展現的淋漓盡致。
等到頂端傘骨如數被固定好后,夏杰又如法炮制,將長傘骨與頂端傘骨鏈接。
如此一來,竹傘的大致輪廓,也已經初步成型了。
當然,夏杰還沒上傘桿,但是實驗起開合結構,所呈現出來的結果十分的完美順滑,沒有一點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