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藝杰太謙虛了,現在但凡有點兒背景的,誰不知道華夏古玩屆出了個超級新星,二十多歲,就已經是大師級人物了。”
“手藝杰,你這不是設計圖吧?你這完全是可以上拍賣會的畫啊!”
無人機飛近夏杰面前的紙張,香爐的模樣已經被夏杰畫了出來,雖然還沒有上色,也已經初具神韻。
最重要的,夏杰給香爐起名為“日照香爐”,那么這一張設計圖的樣子,必定要對應上四句古詩。
“來,我給大家介紹介紹我的設計圖:首先是第一面,日照香爐生紫煙。我打算將香爐蓋子設計為一個太陽,照耀這整個香爐,以后在里邊焚香,青煙從旁邊冒出來,就與我們所學的古詩達到意境合一。”
“聽著手藝杰的話,我仿佛已經到廬山瀑布了。”
“香爐旁邊升起的青煙,與太陽照耀廬山瀑布升起的水汽……我的天啊,夏老師您真是個天才!”
“這你都能想到,真有你的呀百科杰。”
“要是我小時候的語文老師,這樣給我上課的話,我也不至于背古詩背的這么辛苦了。”
“遙看瀑布掛前川。這里在香爐上我用了寫意的手法,雖然還沒有上色,但是可以見到給大家介紹一下。”
“因為我們看遠距離的東西,是有些模糊的,但是假如這個東西很大很偉岸,我們還是能得比較清晰的,所以我做了虛化處理。”
“最后就是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了。由上至下,瀑布從真實的景色,轉化為虛幻的云彩,最后在香爐的底部,呈現出一片茫茫云海。”
說完之后,心里面有了底的夏杰便開始著手制作。
景泰藍夏杰之前不是沒有做過,加上繼承的經驗也十分豐富,自然輕車熟路。尤其香爐的模具也好打造,不像是之前那些作品那么費事。
今天夏杰想要追求的,是將華夏古詩詞之中的唯美意境,實打實的展現出來。
畢竟,京城文化博物館也算是我們華夏的牌面,自己身為一個華夏子孫,自然是要認真對待的。
“香爐的胎型制作就比較簡單了,工藝不算太過復雜。大家要是感興趣,也可以買點材料嘗試嘗試。”
夏杰一邊說著,手中的鐵錘一邊上下翻飛,叮叮當當的聲音交織成一首美妙的樂曲。
“看手藝杰做的確實沒有之前那么費力了。起碼這一次我總算是看懂了!”
“我很感興趣,也愿意嘗試,但是估計做不好啊!”
“嗨,手藝這種東西,對普通人而言,是一學就會,一做就廢噢。”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夏杰也敲出了香爐的雛形,惹得眾人又是一陣討論。
“既然是香爐,和鼎一樣,在古時候都是權貴的象征。也是佛教之中經常見到的物件。”
“咱們做的就是三足香爐,得做的大一些。我認為望廬山瀑布的氣勢,才配的上這一個三足香爐。”
夏杰指著半成品給大家講解著。
“百科杰又上線了。”
“難怪為啥逢年過節我去廟里燒香,無論是大廟還是小廟,都有香爐。”
“不過這么大的香爐,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呢。”
確實,等身高的香爐,給人的沖擊力不是一般的強!
“等身高的青銅鼎,其實很早以前在商代就已經出現了。我們現在熟知的一言九鼎,已經很好說明了鼎在我們華夏的重要地位。”
“不過若是等身高的景泰藍香爐的話,是不多見的。”
如果只是簡單的青銅鼎的話,因為不需要點藍、燒藍,只需要磨光和鍍金,還是比較好操作的。
當然,這好只是針對夏杰而言,畢竟這第一步里面,就有一個難題,那就是要保證胎體薄厚均勻,否則在燒制過程中會因膨脹度不一使琺瑯釉崩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