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試一試,我來指導你。”
“那敢情好啊,試試就試試!”
趙燕子也不矯情,直接撩起了袖子,準備開干。
“那行,你把面團放在面板上,加適量的食用堿邊加邊揉,等聞不到酸味時,撕一塊食指大的面團在爐邊烤熟,掰開,如果聞不到酸味,就是可以開始制形了。”
夏杰跟著指點道:“如果見到里面的黃色變深了,便是堿多了,可放一會,再發一發,然后再蒸。如果聞到酸味,便是堿少了,還需要加點堿之后,再制形。”
隨著落下的話音,趙燕子便開始動手。
剛發面結束的面團,此時還帶著一股濃濃的酸味,趙燕子抽了抽鼻子,方才適應這一股酸味。
“夏老師,為什么面團會這么酸呢?”
趙燕子一邊揉,一邊沖著夏杰問道。
畢竟,一個行走的百科全書就在自己的身邊,趙燕子又是那種不愿意讓問題留到第二天的性子。
“這就涉及到發面的關鍵因素:酵母菌了。”
夏杰微微一笑,不緊不慢地說道:“發面,實際上就是利用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發酵作用。”
“酵母菌在無氧呼吸的時候,會分解面粉之中的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產生的氣體使得面團中充滿氣泡,蒸出來的饅頭里邊也呈現出蜂窩狀,吃起來也就蓬松可口。”
趙燕子跟著問道:“夏老師,我還是很疑惑。為什么酵母菌無氧呼吸的發酵作用,會使得面團這么酸呢?”
然而,趙燕子雖然不懂,但是經過夏杰剛剛的介紹,直播間里的觀眾,已經有不少都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我懂了,酵母菌無氧呼吸之后,將面粉之中的糖分解掉一部分,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然后二氧化碳和水在經過化學作用,就產生了酸性物質。”
“難怪現在都要加入小蘇打,原來是為了中和酵母菌無氧呼吸之后產生的酸性物質啊。”
“酸堿中和了之后,既能夠擁有蓬松的口感,又能夠避免掉酸味,甚至產生甜味。果然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啊。”
“要知道,咱們華夏饅頭的歷史可早就開始了。當時大家都還不懂化學呢。”
“真的敬佩當時的先祖啊,能夠在知識水平、物質條件都如此落后的古代,走出這么多的路,充當各行各業的開拓者。”
見到直播間觀眾興致勃勃地討論著,夏杰笑而不語。
能夠看到大家對于華夏的文化產生認同感,產生為之驕傲的情緒,他也感到十分的開心。
“原來是這樣,實在是太有意思了。”
趙燕子看了觀眾們的彈幕之后,也明白了其中的原理。
很快,面團的酸味便消散了大半。
“揉得不錯啊,看來你挺有廚藝上的天賦呢。”夏杰在一旁笑道。。
趙燕子揉出來的面團,酸堿平衡做的剛剛好。如果這次真的是趙燕子第一次制作饅頭,那么的確是一位有廚藝天賦的女孩子。
“謝謝夏老師,雖然聞不到酸味了,但是我還是確認一下吧。”趙燕子依照夏杰所說的,撕一塊食指大的面團在爐邊烤熟。
不一會兒,食指大的面團就已經熟透了,趙燕子將其掰開,里面并沒有變成深黃色。
她又送到鼻子旁邊聞了聞,酸味也已經消散一空。
“太好了,成功了!”趙燕子十分地興奮,自己第一次嘗試就一步到位,自然是十分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