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怕是除了你自己之外,家里的老人之前要是出身農村的,都對柿子的食用十分了解了。”
看來,夏杰的提醒,不僅僅是讓趙燕子放下了柿子,也讓屏幕前的觀眾們長了個新的小知識。
然而,趙燕子剛放下柿子不久,臉上又重新浮現出了疑問之色,看向夏杰。
“夏老師,為什么我平時在超市里見到的柿子,看起來比咱們采摘下來的更紅,摸起來也更軟呢?”
趙燕子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戳了戳背簍里的其他柿子。
當然,這些柿子無一例外,都是硬邦邦的。
“這就涉及到柿子是否熟透了的問題了:實際上,并沒有軟柿子和硬柿子的品種區分,所有的柿子放久了都會軟。”
夏杰的話,讓趙燕子恍然大悟:“這意思就跟香蕉一樣唄,放久了都會變軟。”
“是的,而且柿子的品種區分是甜柿和澀柿。然而,我們常吃到的柿子,不管多甜,其實都是澀柿。”
“甜柿是指在樹上就能自然脫澀的品種,帶青時摘下也是清甜不澀口,也因此甜柿多是硬柿——畢竟硬柿子儲存和運輸都較容易,而且口感比軟柿子好多了。”
聽了夏杰這番話,直播間的觀眾也都紛紛來了興趣。
“對啊,我發現柿子真的是分開賣的。有些柿子很軟,吃起來甜甜糯糯的,但是有些柿子則很脆,吃起來就跟蘋果差不多。”
“我倒是覺得軟的柿子更好吃,畢竟汁水很多,把柿子皮一剝開,輕輕一吸,就把果肉全部都吸出來了,倍兒爽。”
“口味這種東西,各有所好。我就想問問主播,現在這兩大背簍的柿子,要怎么處理呢?”
“對啊,既然都說吃不了,要是看著這些金黃的柿子就在面前,自己卻吃不到的話,的確很不甘心啊。”
趙燕子在一旁說道,顯然已經饞蟲爬出來了,眼中只有這兩大背簍的柿子了。
“澀柿在枝頭無法完全脫澀的,摘下后靜置一段時間會自然后熟褪澀變甜。所以市面上大都是軟柿子,因為硬的澀柿根本沒法吃,這是最普通的方法:安靜等待柿子熟透。”
夏杰對著觀眾們說道。
“啊?那豈不是還要等很久?”
“只能看不能吃,這種感覺也太難受了吧。”
“果然,還是直接買柿子吧。采摘下來的柿子都還不能直接吃,太麻煩了。”
夏杰的話,無疑是給觀眾們潑了一盆冷水,就連一旁的趙燕子,之前興奮勁兒也褪去了不少。
“田園生活,本就是依靠最簡單的方式,來感受大自然的饋贈。要是太急躁的話,可不能享受到田園生活的樂趣噢。”夏杰微笑著說道。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過程,依靠老天爺吃飯的田園生活本就是如此簡單,
如果因為肚子餓,才開始種植莊稼的話。那么即使等到餓死,莊稼也不會立刻成熟,變成大米。
生米煮成熟飯尚且需要一定的時間,更別說是種子變成莊稼了。
夏杰從一開始就是山村主播,并不是賣貨、美食主播。
而且直播內容之中的美食大部分的食材,也都是源于臥牛村以及臥牛山脈,甚至來源于親手種植。
在直播間里,無論是水果、蔬菜,還是瓷器、青銅器甚至是國畫,都是從無到有的過程。
而夏杰想要給大家傳遞的,也正是這一種創造的過程。現成的東西大家都已經司空見慣了,但是從無到有的過程,很多人卻一問三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