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前的觀眾們,對于此刻夏杰的成功,也是紛紛開始表態。
“杰哥,你這個‘又’字用得好啊,上一次同樣是說轉心瓶十分難做,可是到了拼接的時候,你也還是一次成功了。”
“各位,夏老師的凡爾賽,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好起來了好起來了,我覺得瓷瓶就應該是這么做的,畢竟是手藝杰在操作,要是這個世界上真的還有他做不出來的瓷瓶,我都懷疑這個世界是假的了。”
“要知道,每一次手藝杰開始打瓷器副本的時候,從來就沒有任何的失誤,而且明明是第一次刷的副本,人家都是保證通關就好,他倒好,直接開始表演如何用最快的速度通關了。”
“手藝杰就是華夏手藝人之中BUG一般的存在,我想這個BUG這幾十年來,應該是沒有人能夠修復得了的。”
在觀眾們還在七嘴八舌的討論之時,夏杰已經將第三部分——底座也給做了出來。
“底座通常是質量要求最高的部分,畢竟只要大家的瓷器都是正常擺放的話,那么瓷器的底部,就一定會是受力最大的,所以質量的要求會更高。”
“咱們這個底部在燒制的時候,我用了更加合適的材料,再搭配上適宜的溫度制成的,我想只要不被刻意摔破,拼接前邊的部分以及承受壓力,應該是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對于自己燒制出來的作品,夏杰還是十分滿意的。
而在用前兩個部分和瓷瓶的底座鏈接的時候,底座也十分完美的出現在了瓷瓶之上。
看到夏杰如同水到渠成一般的成功,大家對于此刻視頻當中的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產生了一些輕視心理。
“我感覺雖然說起來挺玄乎的,但是怎么手藝杰一做就成呢?”
“人啊,總是這樣,看著別人能夠輕輕松松地完成,就以為自己行了。結果到了最后,又是腦子表示已經看懂了,可雙手卻總是表達出做不到的。”
“哈哈,反正咱們就是來看熱鬧的,見到手藝杰一次成功,還挺開心的。”
“杰哥,你放心,等到你上完了釉和彩,打賞絕對不會少,我說的!”
“這位朋友夠豪氣啊,這樣吧,到時候你刷多少,我跟多少。”
“手藝杰隨隨便便就能夠做出來的東西,清乾隆時期咋傳的這么神呢?”
“這玩意兒我好像見到過,就在京城文化博物館里邊見到的!”
“嘿,京城文化博物館里邊,不都是杰哥的草稿么。”
夏杰自然也是注意到了此刻彈幕的動向,連忙出言解釋道:“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并沒有大家想象當中的那么簡單。”
“雖然我現在已經做好了胚瓶,而且在一般的瓷瓶制作之中,做好了胚瓶就等于是做好了三分之二,可是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卻不是。”
“清乾隆各種釉彩大瓶的難點和華麗的地方,我之前也已經和大家說過,是在于它身上的釉和彩,如此之多的釉和彩,每制作幾個,都要回一次爐子燒灼,光是燒灼的次數,就已經遠遠超過其他的瓷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