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舉起手中的茶杯,夏杰繼續說道:“此外,瓷杯品綠茶適于泡飲中高檔綠茶,如一、二級炒青綠茶、珠茶綠茶、烘青綠茶、曬青綠茶之類,重在適口、品味或解渴。”
“一般先觀察茶葉的色、香、形后,入杯沖泡。可取‘中投法’或‘下投法’,用九十五到一百攝氏度初開沸水沖泡,蓋上杯蓋,以防香氣散逸,保持水溫,以利茶身開展。”
“這種泡飲法用于客來敬茶和辦公時間飲茶較為方便。杯泡法,茶葉與水的比例,因人口味而定,一般以兩百毫升水泡三克茶為適中。喜濃飲者可略多加茶,喜淡飲者可略少加茶。”
在與觀眾們說完了注意事項之后,夏杰同樣也已經處理好了一杯香茗。
茶湯顏色看起來十分淡雅,在鏡頭之中呈現出深邃的綠色,看來夏杰此刻所泡制的茶湯十分的濃郁。
正如茶杯之中濃郁的顏色一般,此刻泡好的綠茶所散發而出的香味,也十分的濃郁。
夏杰先是輕輕抿了一口,香氣緩緩深入肺腑之中,雖說沒有紅茶那樣的濃郁,但是卻是比紅茶清爽一些。
“杰哥,要是我在泡制綠茶的時候,沒有瓷器杯子,只有茶壺和玻璃杯的話,我也是采用一樣的方法來泡茶么?”直播間之中,有觀眾對著夏杰提出了自己此刻的疑問。
正在品茗的夏杰看到之后,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說道:“雖然我不太推薦用茶壺泡綠茶,但是讓大家知道也無妨。”
“茶壺泡綠茶,一般不宜泡飲細嫩名貴綠茶,因水多,不易降溫,會悶熟綠茶茶葉,使綠茶茶葉失去清鮮香味。”
“壺泡法適于沖泡中低檔綠茶,這類茶葉中多纖維素,耐沖泡,茶味也濃。泡茶時,先洗凈壺具,取綠茶入壺,用一百攝氏度初開沸水沖泡至滿,三到五分鐘后即可酌入杯中品飲。”
“飲茶人多時,用壺泡法較好,因不在欣賞茶趣,而在解渴,或飲茶談心,或佐食點心,暢敘茶誼。”
“客來敬茶是我國各族人民共同的禮節,敬客一般以杯泡法較為隆重。壺泡綠茶法,相對而言有些粗俗。有些地區,為表達敬客心意,還在綠茶中放糖調飲,以示甜甜蜜蜜。”
華夏關于飲茶文化之間的門門道道可不少,夏杰一邊泡茶,一邊深入淺出地告訴了屏幕前的觀眾們,讓大家更好的了解如何飲用綠茶。
夏杰剛說完,便有觀眾在直播間追問道:“夏老師,您還沒有告訴我們,泡綠茶能不能用玻璃杯呢。”
看到這個問題,夏杰微微一笑:“用玻璃杯泡茶,能夠清清楚楚欣賞到茶葉被泡開的過程,對于茶葉的要求可不低。”
“通常使用玻璃杯來泡綠茶,適于品飲細嫩的名貴綠茶,便于充分欣賞名茶的外形、內質,名茶的造型,因品種不同,或條、或扁、或螺、或針。”
“欣賞綠茶制作工藝,察看綠茶茶葉色澤,或碧綠,或深綠,或黃綠,或多毫。再干嗅綠茶中香氣,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鍋炒香,或不可名狀的清鮮茶香。”
“經歷了上述環節之后,大家才能夠充分領略各種名茶的地域性的天然風韻,也就是完成了‘賞茶’環節,便可以開始沖泡了。”
屏幕前的觀眾們,在聽到了玻璃杯沖泡綠茶,并不比陶瓷杯簡單的時候,有點驚訝。
“這還真是讓人有些詫異,我本來以為用玻璃杯泡茶的話,會讓整個泡茶的過稱變得更加的簡單,而且所使用的茶葉應該也會更加便宜一些,畢竟玻璃杯沒有陶瓷的貴嘛。”
“要看是誰做的玻璃杯,有或者是誰做的陶瓷杯了,如果都出自大師的手,那么肯定是名氣大的那一個更加昂貴一些。”
“我覺得,在通常情況下,玻璃杯應該都比陶瓷杯便宜不少吧,如果不是手工制成的話,我想應該會是玻璃杯更加便宜一些。”
“不過,正如手藝杰所說的那樣,玻璃杯能夠更加清晰地看到茶葉的各個方面,對于茶葉的要求自然不低。”
見到觀眾們討論得起興,夏杰繼續不緊不慢地說道:“我只是說適用于品飲細嫩的名貴綠茶,并不代表玻璃杯一定只有品飲細嫩的名貴綠茶的作用,用來泡普通的綠茶也完全可以的,大家無需在容器的價值上討論太多。”
“之所以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飲細嫩名綠茶,是為了便于觀察茶在水中的緩慢舒展、游動、變幻過程,人們稱其為‘綠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