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佛跳墻需要準備如此之多的材料,想來準備一頓也不容易。反正我看著杰哥準備了足足三天時間,以杰哥的水平尚且需要這樣的時間跨度,我們這種業余愛好者,自然不用說,不花費大量心血的話,恐怕難以做出一道像樣的佛跳墻。”
夏杰看著彈幕里的討論,只是淡淡回應了一句:“每一個人想要吃到頂尖的美食,佛跳墻作為咱們華夏成名多年的佳肴,處理食材的難度、烹飪的手法等等要求高一些,也是很正常的。”
“所以大家若是想要吃到制作考究,口味不錯的佛跳墻,多等待一段時間,也是理所應當的。”
正如夏杰所說的那樣,佛跳墻需要準備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餐廳方面處理起來難度大一些,需要提前預約排隊,也算是正常的情況。
……
在夏杰與觀眾暢聊關于佛跳墻的故事時,國外的網友,也對于“除夕”這一天樂此不疲。
看過夏杰在油管網上視頻的觀眾們,皆是受到了影響,喜歡上了華夏的各種文化,選擇在這一天穿上唐裝,在異國他鄉迎接華夏這一個除舊迎新的節日。
這種情況,在唐人街尤為盛行。唐人街是華人群居的地方,對于除夕的態度十分鄭重,到了這一天,依舊會像是在國內一樣,遵循各種傳統的習俗,來度過這除舊迎新的一天。
現在這種情況就更加夸張了:本來唐人街華人的數量就不少,在這一天大家都會穿上唐裝,沒有唐裝的,也會選擇紅色的冬裝。
可是因為夏杰的影響力,無數的外國友人涌入了各地的唐人街,也穿著唐裝和紅色的冬裝,與唐人街的華人融為了一體。
放眼望去,整條唐人街仿佛變成了紅色的海洋:無論是黑眼睛黑頭發的華人,亦或者是金發碧眼的外國人,大家身上都是統一的華夏紅,充滿了節日氣息。
再加上唐人街各處都有華人自己準備著的過年裝扮:華夏的木板年畫、華夏的各種大紅燈籠,若是不注意的話,恐怕真的會認為這里就是華夏的某處地方。
約翰遜在紐約的餐館里,也順應著這一股“華夏風”,開啟了年夜飯的活動,令他詫異的是,來自己餐館里吃年夜飯的不僅僅只有在紐約的華夏人,甚至也有很多土生土長的美利堅人。
約翰遜還一個一個詢問了這些土生土長的美利堅人,這一天為什么要專程帶著家人們出門吃年夜飯。
“您好,請問您為什么要在今天選擇和家人一起吃飯,還選擇了我們店的年夜飯套餐呢?”約翰遜對著客人詢問道。
“山村小杰啊,那一個十分有名的華夏大師,我正是看他發布在油管網上的視頻之后,發現自己已經無可自拔地愛上了華夏那一片神奇而又美麗的土地,我的家人們也跟我有著一樣的想法。”
“今天是華夏比較重要的節日——除夕夜,我就選擇帶著家人們出來吃一頓華夏菜了。”其中一位客人是這么回答的,頓時讓約翰遜心底一驚。
原來,夏杰的影響力,在不知不覺間,已經如此之大了。
雖然還未到晚飯時間,可約翰遜這一邊已經忙的不可開交了,整個餐館都帶著濃烈的華夏氣息,要不是開在紐約,甚至以為這就是一家華夏的餐館。
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點,一些喜愛華夏文化的外國友人紛紛慕名而來,讓約翰遜餐廳的業績又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而約翰遜知道,這一切,都是那一個遠在華夏山村之中的神奇青年賜予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