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中的蠶,外表看似靜止不動,體內卻進行著脫皮的準備,脫去舊皮之后,蠶的生長就進入到一個新的齡期。”
“從蟻蠶到吐絲結繭共蛻皮四次,具有眠性是蠶的生長特性之一,眠性是蠶的遺傳性狀,同時也受環境的影響。目前我國飼養的蠶屬四眠性品種。”
直播間里的觀眾們聽到之后,也是注意到了有些大蠶此刻已經不怎么動了,應該是在進行第一次的結繭。
“吃飽了就自己吐絲做被子睡覺,這蠶寶寶還真是挺會享受的。”
“說是會享受,我倒是覺得蠶寶寶和蜜蜂一樣,吃掉了桑葉,為咱們供給絲線,算是一種奉獻行為,還是挺讓人感動的。”
“這么一說,倒確實有些相似的地方,看來以后見到蠶寶寶,要好好呵護它們才行。”
“對了夏老師,您之前在說明蠶寶寶在誤食農藥殘留的桑葉之后,是區分了大蠶和小蠶來講解的,那么我想問一問,大蠶和小蠶只是生長時期不一樣,所以導致稱呼不一樣嗎?或者是根本就不是同一種類的呢?”有好奇的觀眾對著夏杰提出了問題。
在養殖蠶的這段時間里,有不少觀眾碰到了問題之后,都會主動尋求夏杰的解答,在大家的眼中,他就是無所不知、知無不言的形象。
不過,正如觀眾們所想的那樣,對于“大蠶”和“小蠶”的區別,夏杰果然知道。
“剛剛咱們說過,脫去舊皮之后,蠶的生長就進入到一個新的齡期。大蠶和小蠶的區別,其實就是不同的齡期。
“蠶齡,又稱齡期,表示蠶寶寶處于某一個發育階段。從蟻蠶到第一次蛻皮為第一齡;眠起后進入第二齡;再次蛻皮后進入第三齡;第三次蛻皮后進入第四齡,第四次蛻皮又稱大眠。
“大眠后就進入第五齡,五齡的蠶寶寶長得極快,體長可達六到七厘米,相對而言,體重可達蟻蠶重量的一萬倍左右。”
“一到三齡期間,咱們就將其稱之為小蠶,四到五齡期間,咱們就稱之為大蠶。現在我蠶房之中的蠶,都是小蠶,是吃的最多的時候。”
夏杰說完之后,觀眾們的好奇心依舊沒有消減,接著詢問道:“杰哥,那么在這段時間里,小蠶的應該如何飼養呢?我看見你您忙前忙后的,應該是需要注意不少細節的東西吧?”
夏杰點了點頭,回應道:“確實要注意很多細節的東西,首先小蠶要求的環境為高溫多濕,在不同的蠶齡之中,還有不同的說法……”
說完之后,也是心念一動,讓無人機的鏡頭對準了蠶房之中的空氣調節器,讓屏幕前的觀眾們清清楚楚看到了上邊的溫度和濕度。
“不僅僅是蠶房的環境需要注意,而且在桑葉的處理上,小蠶也有特殊的要求:一齡用桑樹自頂芽數下第三葉,葉色黃中帶綠,一張蠶種的蠶,用葉一公斤;二齡用自頂芽數下第四葉,葉色綠中帶黃,一張蠶用葉三公斤;三齡用自頂芽數下第五到六葉……”
“還有,小蠶需要每天喂4次,時間分別為:上午七時,中午十一時,下午四時,晚上十時;小蠶生長發育快,每次喂桑要結合擴座,不能夠讓小蠶被擠到,否則之后吐出的絲線質量也會隨之變差,要是出現搶食的情況,更是會導致一些蠶寶寶餓死。”
聽完夏杰的話之后,直播間里的觀眾們紛紛發表了感慨。
“嚯,光是喂養小蠶,就已經需要這么多的講究了,看來之前我想著靠養蠶發家致富,恐怕是挺難的了。”
“我現在收回養蠶很容易的話,確實養蠶需要注意的東西太多了,這白白胖胖的玩意兒也太脆弱了,吃的方面要求比我還多。”
“要是想要養殖出足夠優秀的蠶,肯定是要保證全程呵護的。小蠶是一到三齡期間的,正是最佳的成長時期,就像是人類在青少年時期是生長最快的時候一樣,這段時間里,是最需要呵護的。”
“說到小蠶的養殖,我就想問問夏老師:小蠶在進入‘眠’的狀態時,咱們需要做些什么呢?因為我現在養殖蠶的時候,通常有一部分蠶在還沒有變成大蠶的時候,就已經因為從來沒有蛻皮,而導致夭折了,可是桑葉方面也沒出什么問題,所以我懷疑應該是在蠶眠的時候,出了一些問題,然而我并不知道問題出在哪。”
彈幕之中,蠶農對著夏杰提出了問題。
在不知不覺之中,屏幕上的這一位年輕人,已經成為了蠶農們心中的“大神”,只要自己碰上了什么疑難雜癥,詢問夏杰,都能夠得到最專業的回答。
如此有求必應的主播,不就是養蠶界的大神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