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個過程之中,完完全全是夏杰自己進行處理的,根本沒有使用到任何人的幫助。
而著一切,都被王書金的助手看在眼里。真實的有些可怕。
對于王書金的助手來說,雖然之前聽說過夏杰十分強悍的傳聞,但是因為有著后期剪輯的存在,對于那些傳聞,王書金的助手也是將信將疑。
現在,當這位助手親眼看到了整個過程之后,雖然十分難以接受,但還是不得不承認夏杰的強悍之處。
在夏杰剛剛做完后不久,劉長根帶著一壺茶水走到了他的院子前,對著他說道:“小杰,湯圓做的怎樣了啊?時間應該還挺充裕的吧,先喝口茶水,慢慢來。”
聞言,夏杰回應劉長根道:“老村長,湯圓我已經全部都做完了,您看看找個地方儲藏一下,等到元宵節的時候再開始煮就行了。”
夏杰的話,讓劉長根大跌眼鏡,走進院子里,看著桌面上十個籃子里滿滿當當的湯圓,一下子竟然有些說不出話來了。
要知道,這可是全村人的量啊,夏杰僅僅用了一個早上就搞定了,這速度根本就不是人類能夠達到的。
要不是因為劉長根從小看著夏杰長大,恐怕心中也會生出懷疑:這小子,該不會真的不是人吧?
“老村長,您怎么了?對了,您是擔心味道不太行對吧,等著哈,我現在就給您煮一碗嘗一嘗。”夏杰對著劉長根說道,而后隨手拿起幾個湯圓,就朝著廚房之中走去了。
湯圓的烹飪方法并不是很難,因此夏杰也不打算和屏幕前的觀眾贅述太多。
“杰哥,煮湯圓咱們是會的,就是關于湯圓的歷史,咱們可還沒有聽過呢。”
彈幕之中,有觀眾提議讓夏杰給大家講述一下關于湯圓的歷史故事。
一石激起千層浪,正愁找不到話題的觀眾們,頓時有了新的方向,開始催促起夏杰來。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
“這種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稱‘元宵’,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夏杰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介紹道。
“元宵即‘湯圓’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桂、核桃仁、果仁、棗泥等為餡,用糯米粉包成圓形,可葷可素,風味各異。可湯煮、油炸、蒸食,有團圓美滿之意。”
屏幕前的觀眾們一聽,頓時來了興趣,就著夏杰的話討論了起來。
“有點意思啊,原來湯圓的來歷還挺有意思的。”
“果然咱們華夏的各種食品,就是比較講究,無論是從名稱還是到形狀,都是有說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