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杰自然也是注意到了這一條彈幕,便隨口回應道:“過幾天就是農歷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這一天民間有掛燈、打燈、觀燈等習俗,故也稱燈節。”
“鬧花燈是元宵節傳統節日習俗,始于西漢,興盛于隋唐。隋唐以后,歷代燈火之風盛行,并沿襲傳于后世。而正月十五,又是一年一度的鬧花燈放煙火的高潮。所以也把元宵節稱為‘燈節’。”
夏杰說完之后,劉長根在一旁連連點頭,附和道:“小杰真不愧是大學生,就連這些民間習俗的歷史背景也了解的如此清楚。”
“大勇、富貴,你們這一次都準備了什么類型的花燈啊?該不會全是燈籠吧?”夏杰對著朱大勇和許富貴詢問道。
“師傅,您這可就有些低估兩位徒弟了。”
朱大勇對著夏杰回應道,“師傅、老村長,請看我手指著的方向,宮燈、獸頭燈、走馬燈、花卉燈、鳥禽燈……樣樣俱全!我想就算是京城那樣的地方,頂了天也是咱們這樣的規格了。”
夏杰看著朱大勇制作的燈籠,點了點頭,說道:“雖然樣子有些不太完美,但是畢竟咱們要的是裝點整個臥牛村,這點小細節倒也無傷大雅。”
夏杰一針見血的點評,讓朱大勇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回應道:“師傅,我以后一定會再加強基本功的修煉,爭取明年的元宵節,做出的每一個燈籠,都達到完美的程度。”
“我也一樣,在上色的時候有些地方還做的不好,確實回去要再加強一下基本功才行。”許富貴開口說道。
夏杰見到兩個人如此態度,臉上浮現了一絲笑容,說道:“你們自己說的,元宵節都還沒到,現在是過年的時間,不要總被一些小失誤困擾,笑一笑,別給自己太大的壓力。”
夏杰說完,三個人相視一笑。
“不過,雖然一直在制作燈籠,可我總感覺少了些什么。”劉長根開口說道。
“老村長,我也看出來少了點兒東西,不知道您說的和我想的,是不是同一件事情。”夏杰笑道,看向了劉長根。
下一瞬間,兩個人便異口同聲道:“元宵節沒有猜燈謎可不行。”
“猜燈謎可是咱們華夏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一種傳統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
“每逢農歷正月十五,傳統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后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劉長根緩緩說道:“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而后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不可缺少的節目。在我的那個年代,就有不少年輕人,都是借著元宵節猜燈謎的機會相親。”
“唉,當年的相親又不怎么看外貌條件,只要能夠猜出燈謎的答案,已經證明足夠聰明,自然是可以吸引到異性的。”
“不像是現在,要是沒有師傅這樣俊朗的外形和優秀的條件,想要追求自己喜歡的姑娘,可實在是太難了。”
朱大勇摸了摸自己的光頭,十分遺憾的說道,顯然對此深有體會。
“大勇,上回不是給你介紹了幾個優秀的姑娘了嗎?怎么,一個也沒談成啊?”劉長根對著朱大勇詢問道。
“可不是嘛,雖說我現在也有點手藝,口袋里也有點兒小錢,但是確實樣子不太上得了臺面,姑娘啥的也不太愿意和我見面第二次。”朱大勇有些失落的回應道。
夏杰拍了拍朱大勇的肩膀,安慰道:“沒事,來,對著鏡頭說出你的優勢。”
朱大勇一聽,頓時眼前一亮,興奮地說道:“對哦,師傅您有這么多的女粉絲,萬一要是有姑娘喜歡傳統手藝,那我豈不是有機會可以接觸接觸了?!”
夏杰點了點頭,心念一動,無人機的鏡頭便投向了朱大勇,給他露了個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