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夏杰這么做,也并不完全是因為淡泊名利,將這樣價值連城的宣德爐當作是練手用的茶盞。更加重要的是,此刻制作的宣德爐,皮色還未達到他心目當中最完美的狀態。
要知道,在加入了如此之多珍貴材料之后,各種金屬元素的熔點并不相同,想要讓銅爐能夠“接納”所有加入的金屬元素,僅僅只是十一次的煉制,還是差了臨門一腳。
而這第十二次的煉制,就是那最后的一腳!
京城文化博物館之中,助手看見夏杰將宣德爐丟進火窯的那一刻,便已經痛苦的閉上了雙眼,抱怨道:“古籍害人啊,原本已經如此美麗的宣德爐,此刻又一次經歷高溫,等到之后燒制出來,先前漂亮的皮色一定會消失掉,最終成為一件普普通通的銅爐。”
然而,相對于助手的失落,一旁的曲云霄卻一直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
夏杰此刻的行為,和他想得簡直一模一樣。
畢竟,在華夏的手藝行業之中,若是連夏杰都不愿意嘗試燒制宣德爐十二次,那么也不可能再有人敢于嘗試這樣富有挑戰性的事情了。
這最后一次燒制銅爐,并不像是剛剛開始燒制那樣,即便是分心來做其他的事情,也一點兒問題都沒有。
有些機械化的廠家,在燒制銅爐的時候為了確保高溫,甚至還將大熔爐完完全全密封起來,用電子控溫,到了一定時間后才開爐,雖然說成品率極高,但是卻永永遠遠無法做出精品!
而夏杰第十二次將銅爐丟入火窯之中時,曲云霄看到了這一位年輕人眼中那熊熊燃燒著的火焰!
時間仿佛在這一刻都變得緩慢起來。
火窯之中的火焰依舊興奮的跳動著,將銅爐團團圍住,展示著熾熱的舞姿。
整個直播間的觀眾們都在期待著,在經過了十二次的煉制之后,所作出的銅爐究竟是失敗,亦或者是如同夏杰一樣,登峰造極!
而在煉制的過程之中,夏杰則是仔細的控制著火窯的溫度,保證銅爐表面每一處地方都能夠均勻的進行受熱。
“好了,就是現在。”夏杰對著屏幕前的觀眾們說道,而后從火窯之中取出了銅爐,直接放入了水缸之中。
“呲——”濃烈的白色水汽升起,遮擋了攝像機的視線,轉而又被全部吸收。
這下子,大家終于看清了,經歷了十二次燒制的銅爐,此刻到底變成啥樣子了。
只見銅爐的皮色比起之前,更加細膩了幾分,其精妙程度,更是不言而喻。
“看宣德爐從銅質入手。材質最能說明新老。明代的爐子口薄、底薄,無須加重,但是壓手,就是因為銅質好,銅的精煉程度很高。”
“普通的銅經過四煉即可呈現出珠光寶色,而宣爐所用的銅,最精者十二煉,最劣者也有六煉。煉的次數越多,雜質去得越多。咱們現在也算是煉到頭了,達到了極限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