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昭陵六駿石刻采用高浮雕手法,六駿每件寬約204厘米,高約172厘米,厚約40厘米,均為青石質地。每屏上方一角原刻有由歐陽詢書丹的唐太宗親題贊語,現已風化不存。”
帕拉尼奇臉上的表情,逐漸從悠閑變得凝重。
對于這一件作品,若是稍微了解一些浮雕的人,都一定會了解到這一件作品,可見其在雕塑之中的地位究竟有多高。
無論是文化意義,還是歷史意義,這一件作品都已經達到了平常作品難以企及的高度,想要一個人還原所有的六匹駿馬,更是難上加難的過程。
一想到這里,連帕拉尼奇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眼睛瞪得渾圓,想要看一看如此偉大的一次壯舉,究竟能不能完成。
盡管這一次雕刻的過程,是由華夏第一,乃至世界第一的雕刻家夏杰親自操刀,但是一想到其中的難度,帕拉尼奇還是十分的擔心,生怕一個失誤,就毀掉了如此高度的作品。
……
臥牛村,夏杰的院子之中。
“唐昭陵六駿石刻六駿采用高浮雕手法,以簡潔的線條,準確的造型,生動傳神地表現出戰馬的體態、性格和戰陣中身冒箭矢、馳騁疆場的情景。這是最簡單的地方,也是最難的地方。”夏杰對著直播間的觀眾們說道。
聞言,直播間的觀眾們頓時表示不是很理解。
“杰哥,為什么說這是最難的地方,有說這是最簡單的地方啊?這不是相悖的兩種說法么?”
“不得不說,有時候杰哥若是正常說話的話,我還真的聽不懂在說些什么。”
“只能說手藝杰為了能夠讓我們聽的懂,付出了太多的東西了。”
“唉,誰叫自己沒文化,一句‘臥槽’走天下。對于如此經典的作品,我也只能說一句臥槽,來表達此刻本人內心的震驚了。”
“確實,我好像隱隱明白杰哥想要說的意思了。在原本的唐昭陵六駿石刻上邊,線條看起來并沒有那么復雜,相對于那些或深或淺,需要大量時間和精力精雕細琢的雕刻作品來說,這唐昭陵六駿石刻在線條方面,相對簡單的多。”
“你這么一說,我好像也反應過來了。確實從線條上來說的話,唐昭陵六駿石刻比起一般的雕刻作品來說要簡單一些,但越是簡單的線條,越能夠看出這一件作品雕刻手法的優劣。”
“就像是咱們練習毛筆的時候,要求‘橫平豎直’。光是只寫橫豎的話,很能夠看得出橫平豎直,但若是放在那些復雜的字體里邊,就不一定能夠看得出橫平豎直了。”
看著此刻直播間觀眾們的評論,夏杰微微頷首,算是肯定了大家的猜測。
“昭陵六駿石刻原本在陵園最北端的玄武門東、西廡廊對稱排列,總體呈階梯狀,由北向南漸次升高,馬頭都是朝向南方的祭壇。‘昭陵六駿’選用精細石材,六塊石材外尺寸大小基本一致,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厚約0.4米。”
夏杰對著直播間的觀眾們,講起了原本的昭陵六駿石刻。
“要知道,青石作為大自然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風化之后,才誕生的石塊,其中的變遷過程咱們不過多敘述,但若是想要找到大小基本一致的,需要花不少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