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淼的成績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差,如果真的很好的話,那他現在就應該在整個古城最好的古城一中上學了,而現在他在古城二中,已經能夠說明很多東西了。
古城一中是省級重點中學,曾經在歷史的某一段時間里,還成立過古城綜合大學,只不過后來綜合大學下馬,就有復名為山西古城中學。
在他們這個人口總數不超過30萬的小地方,古城中學每年都有一兩名成績出色的同學能夠考上清華北大,至于人大復旦其他稍次一點的大學,考上的就更多了。
至于他們古城二中,近些年也只有一位考上過北京大學,而且還是復讀生,雙方的競爭力根本不在一個層次上。
不過對于于淼來說,這中間也沒有多少差別,他在古城二中的成績還算可以的。
古城二中根據歷次考試的成績,將文理科的學生劃分為實驗班、重點班和普通班,于淼高一的時候還在普通班,高二的時候就已經跳到了實驗班,他的成績總能夠維持在班里三四十名的模樣,所以對于未來,他不敢奢望什么清華北大,考上一所普通本科是必須的,然后爭取一下,盡可能的在普通本科錄取。
什么985,211,現在的他腦海中還沒有這個概念。
相比位于古城內部的古城一中,古城二中位于古城西門外一里半地外,中間隔著整個古城最繁華的市場區,就地形環境來講,也不算差,而且在市場區的四周,有很多賣燒餅,羊肉串,碗托,面皮,烤串等等各色小吃,在回家的路上買上一點,這個味道實在是夠可以。
古城二中有一點比古城一中要好,那就是相比于位于城內,很難進行大型改造的古城一中,古城二中的很多教學樓住宿樓都是新的,食堂也進行了新的改造,相比于上幾屆,他們的日子要過得舒服的多。
來到校門口,于淼從車子上翻下來,一邊和相熟的同學打招呼,一邊一起推著車子進入了校門內。
能夠在這個時候回來上學的,也只有新一屆的高三的學生,而學校首先迎接他們的,就是掛在校園內的一面的紅色的橫幅,古城二中考上普通本科的數量相比去年又多了好幾十個,新上任的校長在這方面做的是很出色的,畢竟他們從去年落榜的學生里搜刮了很多復讀生,今年的成績當然要好很多。
因為去年高二最后的考試成績沒有提前公布出來,所以對于各自的分班都不太清楚,所以大家在放好自行車以后,就趕緊到校園內的公示欄去,去年期末考的成績,還有今年的分班都已經粘貼了出來。
公示欄的前面擠得滿滿當當的都是人,這個時候于淼就算是想要擠上去,怕也是急不過去,所以他并沒有著急的去湊那個熱鬧,而是站在校園內四處的張望著,很快,他就看到了一個異常熟悉的身影:“阿兆,這邊,”
張兆是于淼高一時候的同學,前后桌,所以大家的關系不錯,另外還有三四個同一個班的同學,大家的關系都很不錯,即便是到了高二,分在了不同的班級,大家在下課休息之余,也會一起聚在操場上閑聊。
已經有一個夏天沒見了,稍微閑聊了一陣,于淼才知道張兆已經找到了自己的班級,是高三文科重點班。
不過對于于淼和其他幾個理科兄弟被分到了哪個班,他還一無所知,畢竟就連張貼出來的榜單都不在一塊。
沒過一會兒,幾個小伙伴就在一起聚齊了,還有更多相熟的同學,在這個時候,聚集在公示欄前面的人群開始散去一些,所以這個時候他們這群人也就涌了上去,去查找自己的班級所在。
于淼畢竟前一年是在實驗班里的,所以他率先從最前面的那一張榜單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