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時候稍微走一下內部關系,就能夠以便宜的價格將這些東西給買回來,畢竟不管怎么說,在公家的倉庫里放上幾個月,沒有能夠得到足夠的維修保養,那些機械能夠剩下多少價值還很不好說。
即便是曾經盯上這些東西的人,到時候看到這些東西的真面目,恐怕也會徹底的喪失信心吧,畢竟這些東西不同于外界那些普通的機床,他們是專門用來生產發動機的,沒有專業的人士進行修理和保養,這些東西很難恢復原本的模樣,而且即便是勉強能用,能夠發揮多長的時間也很不好說。
所以這些東西基本上最后肯定會落入老于他們的手里的,畢竟性價比在那里放著。
當然,如果想要拿這些東西來生產發動機,這幾乎是不可能的,盡管說破產清算之后,他們沒有了那么大的負擔,也沒有了那些外債,但是他們畢竟還缺乏關鍵技術,這不是他們一個廠子的問題,現在在外國相關行業全面進軍國內市場的同時,國內相關的廠家破產的也不只是一家兩家。
所以他們必須要轉換思路,要么就是生產這中間關鍵性的配件,然后提供給一些行業內的大廠子,畢竟他們曾經是同行,對于一些實際使用方面的性能,了解的甚至比專門生產這些配件的廠家還要更強。
畢竟相關的東西盡管可以經過無數次的溝通,但配件廠家設計師和發動機設計師的理念是完全不同的。
這樣的事情,老于同志當年做采購的時候就經歷過無數次,這中間經歷過反復的溝通協商,好幾次都沒有能夠達成一致的意見,當年跑的很多會議,他就都記憶猶新。
所以如果由他們來做這些配件,是擁有相當的優勢的,但是同樣也擁有足夠的劣勢,因為想要進入這個行業,所需要的資金就非常龐大,這不是一般人能拿得出來的。
當然還有第二個方案,第二個方案的耗子就要小上許多了,那就是想辦法轉型做輕工業行業,現在不比幾十年后,那個時候的物流行業極為發達,成噸成噸的成品衣服可以從南方運過來,但是現在不行。
現在盡管也有相當數量的成品衣服被運進來,但是數量根本不足,大多數都供給了太原,大同等一些大規模城市,像平遙這種小城市還遠遠不足。
他們這里想要倒賣衣服,去太原進口根本趕不上趟,有的時候必須要跑到石家莊或者更遠的天津去。
所以只要選對角度,即便是少量的資金也能夠開展相關的業務,尤其是老于同志還有足夠的關系,能夠從南方運來大噸的原材料,這樣就足夠保證他們進行啟動和事業初步開展了。
當然,這最多也不過是小打小鬧,他們就只能干一些交通便利的方便,在古城和附近的呂梁離石一帶占領市場,而關于更遠的臨汾、運城、太原、榆次、長治和晉城一帶,那里的市場他們根本想都別想。
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用不了幾年之后,更多更便宜的衣物就會進入到古城,到那個時候,即便是開廠多年的,或許可能也該要倒閉了,畢竟不管在樣式還是成本上,他們都不占優勢,他們擁有的只有一個物流的便利,只有在這方面能夠消減一些成本,至于其他的,他們根本跟不上。
或許應該從紡織業插手,然后到積累到一定資金的時候,再重新進入制造業行業,回歸根本。
當然,到那個時候,這些東西就跟老于同志沒有關系了,他現在本來就已經快到退休的年齡了,最多也就只能熬上三五年,幫助廠子里的一些老職工減輕生活壓力,至于之后的事情,他也就管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