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道有風云榜,編排武修實力名次,傳為佳話。
風云榜前十,屹立于武道之巔,睥睨群雄,被尊稱為大宗師。
風云大宗師,俱是世間一等一的豪杰,無論境界修為,還是心胸氣概,都令世人折服景仰,值得稱道。
其中有位大宗師,當年擔任天光寺的首座,講經論道。受他的煊赫威望影響,天光寺曾香火鼎盛,享有南朝第一寺美譽。進寺拜佛學藝者,趨之若鶩,成為當時修行界一樁盛事。
那時的周大佛,血氣方剛,也加入前往天光寺的人潮中。他拼命地表現誠意,成功打動了執事僧,得以留在寺里掃地打雜。
天光寺不愧為佛門勝地,一視同仁,每次首座大師講經時,允許全寺上下聆聽。周大佛資質平庸,雖未參透多少佛法精義,但那畢竟是大宗師親自授業,令他獲益匪淺。
他所學之中,領悟最深刻的,是金剛伏魔掌。
這便能理解,為何在明知陳閑左手有門道的情況下,他仍抱有必勝的信心。這份信心,源于他早年在天光寺的求學經歷,源于那位風云大宗師。
陳閑再強,能強過大宗師?!
果然,當陳閑伸出左掌,迎擊向那道佛掌后,開天珠雖綻放出同樣是金色的光華,他熟悉的那副畫面,這次卻沒再呈現在眼前。
此時的佛光極為強盛,如潮水般滔滔不絕,前赴后繼,以至于開天珠無法瞬間分解干凈,珠光湮沒在佛光之中,難以開辟出通道,侵噬到周大佛的肉身。
開天珠竟被正面壓制住了。
金剛伏魔掌,果然很強!
看到這一幕,他心神驟凜,暗忖道:“看來,這顆珠子并非神擋殺神、佛擋殺佛,也有局限性。如果只憑它本身,不搭配功法武技的話,會被強敵的道行給壓制住……”
論內力,兩人在伯仲之間,分不出高下。
區別在于,陳閑用了開天珠,但沒施展功法;而周大佛相反,雖然沒有開天珠這樣的神器,但運用了金剛伏魔掌、以及聆聽過的宗師教誨,用佛光抵擋住靈珠。
因此,這回合仍勢均力敵,誰也沒占到便宜。
對結果感到意外的,不止是陳閑,還有周大佛。
“怎么會!連金剛伏魔掌都破不開,你練的究竟是何種魔功?”
“你是從哪里弄到的!”
他百思不解,陳閑明明家境平庸,又沒有任何人脈,全靠從自己家里求購功法,為何一夜之間,竟得到如此強橫的魔功,能跟自己分庭抗禮!
他的金剛伏魔掌,可是出自天光寺啊!
陳閑背后,難道也有高人傳授?
想到這一層,他打了個寒顫,心底頓時生出忌憚之意。
能化腐朽為神奇、讓庸才變天才,那位該不會也是大宗師吧!
陳閑不知他腦補的這些心思,撤回左掌,沉聲道:“你不是要降妖伏魔么?來,看誰伏得了誰!”
他想通制勝原理了。
既然咱倆的內力互相抵消,我的開天珠又被你的伏魔掌抵消,令天平保持平衡,那么,我再加一招掌法,你還能加什么籌碼?
這不就是道不等式么!
他揮舞左掌,不再一味地正面硬拼,僅僅依靠開天珠,而是運行經脈,使出昨天通宵練過的空明掌。
落英繽紛!
左掌一出,洋洋灑灑,宛如漫天飄舞的楓葉,同時撲向周大佛。
這一掌實在精妙,不僅虛實變幻,撲朔迷離,難以判斷真實方向,而且掌風凌厲,呼嘯生風,令敵人生出一種絕望的錯覺,仿佛自己千瘡百孔,到處都在透風,根本沒法補救。
大道七十二,掌掌皆空明。
這部空明掌打起來,的確是掌掌都在打空、都給打成透明,安排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