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城之后,城門再次關上。
少年們不爽了,有話就問:“我說,你這大白天的關城門,是幾個意思?”
陳清對此長吁一聲,叫苦說著:“諸位少俠有所不知,大黃山上盤踞著一群賊寇,時常下山劫掠,故而不得不關閉城門,以防侵襲。”
“有賊寇就去剿啊,縣城里又不是沒兵!”徐淮不以為意,這么簡單的事情,還要人教?
陳清面露難色。
要是能剿除,城門也不會一直緊閉了。
“賊寇很多?”夏侯安問。
陳清搖頭,“其實也不算多,約莫三四百人。”
“三四百人都搞不定,你這縣丞干啥吃的,也忒窩囊了!”夏侯恩冷聲笑道。
少年們更是無情嘲諷。
陳清一陣窘迫。
夏侯安又問:“縣令怎么說?”
回答他的,是一陣嘆息。
縣令是靈帝時期花六百萬錢買來的官,膽子小的很,除了會變著法兒的搜刮錢財,其他啥也不會,半月前就已經跑路。
“沒了縣令,你們可以上報給郡守啊!”有少年做出提醒。
唉~
陳清再次嘆氣。
為了討伐董卓,郡守張邈從郡內各縣抽調了大批士兵,己吾縣也在其中,這就導致縣里守備不足,加上大黃山上的賊寇不比尋常,尤為勇猛,縣里無力征剿。
寫信報告郡府,張邈這會兒正忙著刷董卓漲聲望,根本沒工夫搭理這邊。
回函說,江山社稷為重,唯有先滅國賊,再來覆滅這群賊寇。
所以,陳清和己吾百姓只能茍在城內。
“其實,這伙賊寇之前也沒這么猖獗。”
到了縣府,陳清招呼眾人坐下。
夏侯安對此感到好奇:“這話怎么說?”
陳清答:“之前本地有健俠,后為友人報仇,在集市殺死了李永。可這李永不是平民,乃本土豪紳,府上收養門客百人,橫行于縣鄉,無惡不作……”
呷上一口水,陳清接著說道:“除此禍害,本是一件值得叫好的事情。然,縣令私下收了李府錢財,發下榜文進行通緝,沒了典韋的庇佑,大黃山的賊寇這才開始入侵。”
哦,原來如此~
眾人恍然。
唯獨夏侯安在怔楞之后,猛地抓住了縣丞胳膊,似是求證般的迫切問道:“你說誰?典韋?”
陳清點了點頭,頗為納悶兒:難道少俠認識此人?
在場的少年們也是一臉好奇的看向自家大哥。
夏侯安當然不認識,但典韋的名字在漢末三國的記載中,可是大名鼎鼎。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這可是被稱作‘古之惡來’的猛人啊!
“那典韋人呢?”
夏侯安急忙追問。
“通緝的榜文下發之后,他就逃出了己吾,現在也不知遁去了何處。”
“真的找不到了?”某人仍舊抱有幻想。
縣丞搖了搖頭,同樣感到惋惜。
媽的,縣令傻逼!
夏侯安心中大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