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朝中無人,所以罷官去職都算輕的,流放、砍頭也屬正常。
放眼望去,前路一片灰暗。
但……
徐榮不甘心。
他一身本事,憑什么就這樣湮沒!
將徐榮的落寞和不甘納入眼底,夏侯安覺得有戲,胸中醞釀了一番情緒,上前與徐榮并肩而立,站在坡上,負手眺望天際,臉上的神情有種飽經世故的滄桑,口中緩緩道來:“自蛾賊以后,漢室江山風雨飄搖,后遇董卓為禍,更是涂炭生靈,恕我直言,漢室氣數將盡,今后,必是群雄逐鹿的天下……”
好在皇甫嵩不在這里。
他要是在的話,聽到得意門生的這番言論,肯定當場就得嘔出幾升血來,我平日里就是這么教你忠君報國的?
徐榮亦是愕然。
他著實沒想到,這個年歲不大的少年郎,居然敢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來。
不過徐榮既然能夠聽從董卓調遣,對抗關東聯軍,就說明他同樣不是一個漢黨死忠。
徐榮沒有反駁,夏侯安再上猛藥:“徐將軍如此大才,罷官去職又如何?若逢良主,必定耀眼奪目!”
徐榮眼神陡然亮了一下,只是隨即又黯了下去。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這個道理,徐榮也懂。
然而天下之大,究竟誰才是明主?
袁紹、袁術這些人固然名氣很大,但徐榮看不上眼,曹操、孫堅又是手下敗將,他也不想投靠,董太師有稱雄之姿,可惜身死人手……
思來想去,徐榮想不到合適人選,便問夏侯安:“公子有何高見?”
這一瞬間,夏侯安的腦海里躍過無數道人影頭像。
但都被他一一否了。
最后,他鼓足勇氣,本想偏頭看向徐榮,但后來還是忍住了,看似輕描淡寫的問了句:“你覺得,我咋樣?”
表面上風平浪靜,內心其實早已風起云涌。
他索性豁了出去。
這和告白是同等道理,不說的話,一點機會沒有,說了總有一線希望。
徐榮的回答是:“跟著你,能給我帶來什么好處?”
果然。
夏侯安內心道了一聲,成年人的世界還是得用利益交換。
“跟著我,別的不敢保證,十年以后,至少給你弄個帶‘鎮’字級別的將軍,我說的!”
畫大餅一向是夏侯安的絕活兒,至于實不實現的了,那是以后的事情。
先把人穩住再說。
“成交。”
徐榮的決斷速度遠遠超乎了夏侯安的預料。
已經做好被拒的夏侯安愣了稍許,晃了兩下腦袋,我沒聽錯吧?
難道不應該認認真真考慮一陣,再給出答復?
他很想問徐榮,你知不知道,你剛剛說話的語氣,像個莽夫。
然而說出口的卻是:“你就不怕我空口白牙的騙你?”
“反正我欠你條命,不是么?”
找到答案的徐榮反而釋懷,他主動偏過頭去,看著這個比自己小上很多的未來主公,莫名的覺得放心:“而且,我也相信你可以做到。”
好家伙,這就算認可我了?
得到徐榮的肯定,夏侯安心里涌起一丟丟的感動。
這種被人信任的感覺。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