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說來話長。”
田錯先從風水講起。
原來,綏州府的風水一向被本地人引以為傲。號稱“群山如斗,風云綿密”,無論格局還是形勢均是上佳,因此才能孕育出被世人推崇的圣人。而整個綏州風水的核心,恰好坐落在一條龍脈上。
要講清楚條龍脈的厲害,得先講講它的來龍和去脈。
在綏州府的北方,有一座大鄣山,屬于黃山余脈,號稱“諸山祖源”。
大鄣山系黃山向南伸出的一條旁支,海拔一千六百三十米的擂鼓峰——綏州境內的最高峰,也是婺源龍脈的來龍所在。
它的山頂凹陷內收,狀如狹長的船槽,被稱做船槽嶺。其中最大的兩處凹陷,分別叫作大船槽和小船槽。其上有文筆峰,有硯池,還有日月雙峰對峙,儼然文脈氣魄。
而在大小船槽之間,有一條很狹窄的通道。龍脈于此過峽,并分為三條支龍。第一條龍伸向西南,第二條龍奔向東方,第三條龍則是向南方走楊村、峽石、洪村,延展到綏州府。
風水大師曾經如此評價綏州龍脈:“龍峽展開大帳不下數里,中為中峽,前后兩山相向,三龍會脈,中夾兩池,峽內五星聚講,文筆插天,胚秀毓靈,命脈所系。”
這個“中峽”,即指船槽嶺,是龍脈正干的樞紐所在,有利于出文曲星的格局。文人的筆下,甚至把船槽嶺和泰山相提并論,后者孕育出孔圣,前者孕育出朱子。
“然后呢?”
這么一大堆,趙小滿都聽迷糊了。
田錯惆悵的嘆了聲:“龍脈庇佑文脈順暢,但近些年來金榜荒蕪,上次科舉,綏州府幾個縣一共出了兩位二甲進士。在這樣下去……”
唉,田錯愁上心頭。
趙小滿挺無語的:“考試沒考上怪龍脈不行,這跟拉不出屎來賴茅坑有什么區別!”
“你……”
田錯看鬼一樣看她,感覺被侮辱,大聲道:“無數人文豪客驚才艷艷,卻屢次不中,趙當家覺得那是為何?”
古代科舉這些事趙小滿又怎么知道,見田錯反應這么大,她單手撐著側臉,不咸不淡道:“看你這樣,就知道你沒考中。”
田錯:“……”
他確實落榜了。
剛來大王寨就說起這些,雖然是事實,但怎么感覺都是羞愧,他無才無能何必在這受辱。
田錯心生退意,但又不甘心,嗆聲道:“龍脈附近多產石灰,近些年來連遭灰戶破壞,我等綏州文人自然不在被龍脈庇佑。”
所以不是拉不屎來賴茅坑。
田錯狠瞪了趙小滿一眼。
“這跟蘇清河有什么關系?”
趙小滿壓根沒田錯那么多戲。
田錯聞言,臉色立馬變的怪怪的。
同在的長衫笑道:“我們當家人不懂這些,先生別見怪。”
見不見怪,也掩飾不了心里郁悶。
田錯緩了緩,臉色依舊差勁道:“趙當家剛下山,又是女子,自然不懂。”
被埋汰了趙小滿不為所動。
田錯看她一眼,接著道:“府城的世族,士紳們,已經商議好讓衙門出面將灰戶趕下山,護佑龍脈。蘇清河……他覺得除此外還有其他解決辦法,一直在為此事奔波。”
聞言,趙小滿眼睛都亮了,喜道:“不虧是被我看中的男人,跟你們不一樣,知道拉不出屎來不能賴茅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