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人還真夠淡定的,扔炸彈就跟玩兒似的,怎么沒炸死他們呢?
“差不多吧,不過這已經是我們兵工廠的最大產能了,而且就這還必須得讓煉鋼廠那邊的鋼材產量跟上才行,否則就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李桓又扔出去一個炸彈,反正他們的步槍生產出來了,目前天天有人拿著幾只步槍在靶場打靶。
經過試驗,他們的步槍最大的短板還是槍管和撞針。
當子彈擊發達到兩千發的時候,步槍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最多的就是槍管裂開和撞針斷裂。
承受子彈最多的那根槍管也不過是四千二百發子彈,距離他們的希望還差的很遠。
李桓的想法是每把槍至少要承受一萬發子彈的壽命,但是按照現在的條件來看,如果無縫鋼管做不出來,這個要求肯定是達不到的。
“要我說八路軍現在這種步槍已經足夠了,兩千發子彈的壽命不少,實在不行可以及時更換槍管嘛!”
楚河又點著了一個炸彈,然后往李桓會里頭一送。
兩個人就這樣,有一言沒語的聊著,反正每天都來試驗炸彈或者新槍的威力。
李桓最近一直在研究駁殼槍的制造,可是要想造出合格的手槍,無縫槍管肯定是要有的,要不然就盒子炮前端的那根果露槍管,最怕打著打著槍管沒了……
反正他研究出來的東西都是大家伙,掏出來就是一個鐵疙瘩。
駁殼槍本來就十分笨重,要是再大一點的話,不知道游擊隊的人能不能接受得了。
最好造的反倒是德國的MP18,結構簡單,可惜消耗子彈的速度太快,而且原本的設計很容易走火,李桓給他加上了一個保險,但是兵工廠依舊沒有大規模地生產這種槍。
試想一下,本來他們的槍管就不耐造,沖鋒槍又是一種射速比較高的槍,一個彈夾的子彈二三十發,這打完幾梭子槍管講不定就廢了。
所以目前最好的還是栓動步槍,射速慢,槍管冷卻快,而且精度還高。
扔了一個下午的炸彈,李桓和楚河拖了一個空板車回來,兩個人身上都臟兮兮的,頭發里面都卡了不少的泥土,不過臉色都不錯,看樣子造出來的炸彈威力很理想。
長風最近在試驗里還造出來的那把盒子炮,由于駁殼槍前端的槍管和槍身的連接處只有一點點,很容易出現斷裂的情況,因此李桓在那里加厚加寬了。
在彈匣的前方加長了至少一厘米的寬度,用的還是兩層鐵皮套槍管,其他的東西都沒有這么變。
這重量自然增加了許多,拿在手里就像拿著一個鐵疙瘩。
“李桓,這槍實在是太重了,還需要兩只手拿著打才能打得穩,要不然子彈出去都不知道飛哪兒了!”
長風手里頭拿著兩把大家伙,一把是十發的駁殼槍,一把是二十發的二十響,反正都挺笨重的。
“再笨重我們也要做出來,對于游擊隊來說,精準的步槍不一定是他們所需要的。
相反,威力大一點,射程小一點都沒關系,要是能夠速射那就更好了。”
現在滿足這種條件的槍只要他們的駁殼槍和霰彈槍,但是駁殼槍比較難弄,除了隊長級別的人擁有一支以外,其他的游擊隊員別說駁殼槍,打鳥的獵槍都不一定有。
所以李桓向張聞建議,沖鋒槍就不要做了,專門做這種土制手槍吧,雖然壽命不到二百發,但是佩佩給游擊隊使用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