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個不好聽的話,這年頭連地主家都沒有多少余糧。
“糧食的事情我并不是很關心,大米白面什么的,我一點也不帶走。
那些苞米粒,趙依依同志的申請已經通過了審核,全權交給他處理。
不過那是小米,你得全部給我,這是陜北那邊親自下的命令。”
“干啥呀?這些小米我還想全部留下呢,要不然打個商量,我把繳獲的一些大洋和金條都給你們,你們把小米留給我?”
“滾!”
聽到李桓說這話,老王直接翻了個白眼。
“你以為你小子心里頭打的那些花花腸子總部不知道?
這些小米可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充當戰略物資,還有,更多的是為了我們根據地的商業發展。
之前不是說過了嘛,根據地準備建立一些銀行,發行我們自己的邊區票。
這些邊區票是直接和小米掛鉤的,以后來軍分區做生意都必須用這些邊區票,所以這些小米對于我們邊區的銀行來說非常重要,你小子還是不要想了。”
老王這話說的一點沒錯,因為李桓打的也是這樣的主意。
小米非常的耐儲存,只要保養得當,哪怕過個兩三年也不會折多少,而且口感還不會太差。
可以說小米就是一種軍需物資,這年頭什么金條大洋都不管用,只有糧食才是硬通貨,尤其是小米這種耐儲存的糧食。
“行吧,那小米都給你們,記得多給我一些邊區票,我還想在這附近發展一下經濟呢,最近根據地的稅收那就一個慘,入不敷出啊。”
這不是李桓賣慘,而是把他們當下遇到的最大的困難。
一個根據地若是沒有一些商業支撐的話,根本就拉不起來呀。
八路軍的邊區票雖然好使,但是數量實在是太少了,許多人依舊在用大洋和金條,甚至干脆用糧食直接交換。
“這件事情我只能提一聲,畢竟我們是軍隊,不是地方干部,經濟發展的事情不歸我們管。”
“不過我看你小子對于這方面好像挺在行,你自己可以跟總部打個申請,搞不好能通過。”
“行,既然這樣的話,那你開始清點物資吧。”
李桓沒有在這一方面多啰嗦,經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搞起來的,但如果從零開始一直發展的話,只要走了正確的道路,那么老百姓一定能夠富起來。
老王也沒有和李桓繼續交談下去,他現在忙著呢,三天兩頭接到信,有人找他要裝備。
李桓這么些武器裝備,對于他來說只能說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足以補充八路軍數十萬的武器裝備缺口。
回到指揮部擦了擦額頭上的汗,就碰到了趙依依,李桓跟他隨便說了一句。
“你的申請總部通過了,那些爆米現在就歸你分配,不過記得分一些給我,吃點粗糧對戰士們來說沒有什么壞處。”
精細的糧食雖然好吃,但苞米粉做的窩頭味道也不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