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郭嘉,IDgemi,是QGH戰隊的主教練,負責王者榮耀國家隊的戰術設計和BP執行工作。”
教練們紛紛做了自我介紹。
其中那位叫郭嘉的教練便是林溪之前去往QGH做綜藝節目時遇見的,QGH一隊的總教練。
當時他還和二隊的教練一起嘗試招攬自己,當時自己沒那想法,就果斷拒絕了。
雙方都沒想到能在這里遇見吧,還是成了同事。
郭教練在機場看到林溪的那個瞬間,再看看身邊的李小峰,頓時恍然大悟。
之前自己招攬的想法似乎出了錯誤。
看到林溪的操作嫻熟,戰術詭變,就想著,如果能招攬到自己的QGH戰隊里,那肯定是生添一名悍將!
但是現在,在教練成員里看到林溪的時候,郭教練突然被打破了思維限制。
對啊,為什么不能招攬林溪成為教練呢?
這大概是因為之前郭教練潛意識里一直有的一個觀念,也是職業電競圈里的一個觀念,甚至可以說是鄙視鏈,只是這個鏈條,很多人都沒有意識到而已。
那就是,主播在職業電競圈的地位低于職業選手,職業選手的地位低于教練。
或者說,從來都是主播去努力想成為職業選手,職業選手干滿退役后努力去謀個教練,或者教練干累了去當個主播。
可應該沒有主播直接變成教練的先例啊!
不過,在郭教練的心里,將教練這個身份和林溪這個人放在一起,竟然發現無比的合適。
如果他能為戰隊輸送他的一些想法的話,那么這支戰隊在打法上肯定會變得更加詭異莫測,靈活多變。
這點,從他指導的那支在校園杯上爆冷門奪冠的戰隊BFM上就可見一斑。
不過郭教練還是和林溪相處了七天,并且深入了解林溪后,才有的這個想法。
至于其他的教練,那就未必服氣了。
尤其是當林溪在自我介紹中說到,自己是一名主播的時候,其他的兩位教練在心里甚至懷疑,這位叫小黑的主播是不是走了總教練的后門?
不過都是成年人了,也是電競圈的老人了,表面和諧肯定是要做好的,況且又沒有什么利益沖突,只是兩位教練單純的覺得走后門這件事情很讓他們惡心。
在心里認定了林溪走后門后,兩位教練就覺得,自己在電競圈混了這么久,積累了這么多的人脈和聲望,本身還有豐富的當教練的經驗,才能做到國家隊教練的這個位置,最后還能在第一屆王者榮耀亞運會的華夏隊名單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可這個走后門的小子,憑什么?
兩位跟李小峰總教練其實都不算很熟,畢竟不是一個游戲圈里的人,兩位教練只是對李小峰這個人的聲名略有耳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