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公明接下來告訴張道陵說,太上老君請他去聽講經。
張道陵問趙公明講經的地方在哪里,趙公明回答了一句:“漂游于天國,相會在玉局”。
張道陵理解不了,于是又踏上了尋找太上老君之路,經過多年的輾轉之后,張道陵想到四川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便來到了四川。
他在四川一路尋訪太上老君,一路行醫治病和傳播道學。
又過了三十六年,太上老君終于再次降臨,并且大地也裂開了,冒出一座玉局壇。
太上老君在此向張道陵傳說道經,并命他創立道教。
根據《神仙傳》的記載,后來張道陵與兩個徒弟白日飛仙而去了。
之后,張道陵的第四代孫子張盛遷居到龍虎山,此后世代以“龍虎山張天師”自居。
海云天講完這些,又神色有些希冀的說道:“這老道能煉制龍虎丹,那可是仙丹,如果能得一枚龍虎丹,可比得上苦修十年,很多人都慕名而來,只為求一場機緣,可惜…千金易得,一丹難求。”
海云天說這些話,神色炙熱,就跟自己吃過龍虎丹一樣。
“你吃過?”
楚簫只是隨口一說,他對傳說中的龍虎丹很好奇,真的如傳言中的那般,具有奇效不成?
不過,對于楚簫質疑,海云天明顯當真了,“我爺爺吃過。”
楚簫還真的意外,龍虎丹這種東西,竟然真的存在?
“別用那種眼神看著我,我說的是實話,我爺爺真的吃過龍虎丹。”
“當年,我爺爺就曾經來過龍虎山修道,在這山上,一呆就是五年,最終弄到了一枚龍虎丹,才下了龍虎山。”
海云天絲毫沒掩飾,我爺爺就是來搞丹藥的這個事實,反而話語之間還有些自豪。
從古至今,可沒幾個人真的吃過龍虎丹,不用說吃過,連見都沒見過。
他爺爺有這個本事,雖然是死皮賴臉求來的,可也不知道羨慕死多少人。。
“效果怎么樣?”楚簫問道。
“效果很好啊,不是說了嗎,頂得上苦修十年。”海云天信誓旦旦。
“不過啊,那個老道說了,如今這些秘法早就在他師父那一輩失傳了,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從他這一代開始,就沒見他煉過丹藥,更加沒人吃過這種東西,只知道他道講的好。”
海云天這樣說著,卻是不以為然。
聽道,他沒那個悟性、耐性,懶得去悟。
但好歹來一次龍虎山,當然要去親眼見一見,這傳說中的老道。
所以海云天來這,就是來看熱鬧的。
一路朝著正一觀的道觀上行去。
該觀建置為正殿五間,祀奉張道陵、王長和趙升三人,俱銅像俗金,左右兩廡各三間,正門三間,正殿后玉皇殿五間,東西建鐘鼓樓。
這里,也是道教著名宮觀之一。
而陳生所在,僅僅是其中一處,即為正殿五間的其中一間。
不僅楚簫和海云天在往老道住所行去,還有許多武道強者,都在朝著正一觀而去,老道講道,是有固定時間的。
沿著盧溪河順流而下,兩岸的千尺絕壁上,布滿了大大小小的天然洞穴。
“這些就是著名的龍虎山懸棺,在古遺跡中很出名,至今沒有破解到底是怎么來的。”
看見這些懸棺,似看出楚簫的疑惑,海云天對楚簫解釋。
見過懸棺的人,第一感覺都是特別的神秘,而神秘之中的神秘,就是古代人在生產力不發達的情況下,是怎么把這些沉重的棺木放到高高的懸崖峭壁之上的。
這個問題也是懸棺千古之謎的核心,大家提出了種種猜測,堆土法、漲水法、地質變遷和絞車。
然而這些方法似乎都無法合理地解釋這個謎中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