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黎錦并不是很了解八十年代女孩兒的心里想什么。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思想特點。
后世拜金主義盛行,說得難聽點兒,那叫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但在八十年代,人心又是怎么一個樣子,原著里沒有提及。黎錦倒是看過一些這個年代的影視作品,但那種影視作品里的刻畫,到底反映了多少的時代特性,她也無法斷定。
畢竟,她從來不知道這個時代是怎么一個樣子。
如今給自家大哥的建議,更多的是黎錦用后世人的眼光和時代特點做出來的。
這種建議,有著超越時代的特性。
“我好像懂了!”
黎錦自己都說的迷迷糊糊,可黎昀卻仿佛開了竅一樣。
“小妹,謝了啊!”
黎昀沖著黎錦揮揮手,“你繼續忙吧,我先去看書了!”
成功人士嘛,他一定會做到的。
“……?!”
黎錦望著黎昀走遠的背影,攤了攤手,好吧,你懂了就好。
自己這個說的人還在犯迷糊,可聽的人居然懂了。想想都有神奇,但當事人懂了,自己這個旁觀者,還是別節外生枝了。
等黎錦在廚房忙活了一會兒,就看到沈知秋快步走了進來。
“你爸同意了,還說明兒就去找房子,還要雇兩個幫忙的人!”
走進廚房的沈知秋,明顯是心情很好,說話都帶著幾分的歡快。
“錦兒,你說,真的需要雇人嗎?”
沈知秋望向黎錦,“我還是覺得沒有這個必要。就算是要雇人,也得等咱們飯館的生意有起色了,你覺得呢?”
跟黎鈞說的時候,沈知秋也覺得雇人這事兒是真的很需要。可等到她跟黎鈞分開,自己再想這事兒,就覺得真的沒必要這會兒就雇人。
黎錦笑笑,道:“媽,我倒是覺得一步到位最好!”
事實上,黎錦一點兒不擔心自家的飯館子沒有生意。這個時代,人們的生活方式才發生改變,正是一個行家通吃的時代。
只要有手藝,飯菜的味道足夠好,那么,就不怕沒有客人。
開始的時候不雇人,等到飯館的生意火爆起來,再去雇人的話,那開出的工資可就要另外說了。
黎錦不是舍不得幾個工資,而是,干多少活兒拿多少錢。
在一個生意火爆的飯館里干活,跟一個剛開張、還沒生意的飯館里干活,工資肯定是不同的。
黎錦想的是,最初工資一般,但是等飯館生意好了,可以通過提工資、發獎金等激勵手段來提高積極性。
如此,不但可以提高雇工的工作積極性,還能培養忠誠度,也可以儲備人才。
她是想輔助沈知秋打造一個餐飲帝國的。在這個過程中,除了飯菜的配方,人才也是很重要的。
曾經的黎錦沒做過管理者,只是一個普普通通打工人。但她的運氣超級好,總是能遇到最好的機會。
只是她是個耐不住平凡的性子,并不會在一個地方工作很長時間,所以跳槽超頻繁。
一般的人頻繁跳槽,想要找到合適的好工作,肯定會難上加難。可這些對黎錦而言,真不是什么難事。
相反,她一次次的跳槽,非但沒有影響就業,反倒成了她的人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