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和國家隊去集合,和王非聊了一會兒,王非就帶著他去見了球員們。
這些球員高明都認識,因為大鯊魚的主場比賽他一場不落,甚至一些重要的客場他都會跟著過去看。
中鋒:姚明、王治郅、巴特爾。
大前鋒:劉玉棟、鞏曉彬、劉強。
小前鋒:孫軍、李楠。
得分后衛:胡衛東、張勁松。
組織后衛:范斌、劉煒。
這里面除了劉強實力稍弱之外,其他人都在中國籃球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
高明先給他們進行了體測,通過系統之后才發現,這些人的身體素質并不是多好,但是訓練的時候是真用功,不怕苦不怕累。但是因為不科學的訓練方式,每個人身上都有一些舊傷或者暗傷。
如果他們之前能夠得到科學的訓練,成就會比現在更大。
真是太可惜了。
特別是系統提示胡衛東的潛力高達93,劉玉棟的潛力高達92的時候,更是讓高明惋惜。但是沒辦法,年紀太大了,就算有系統幫助,他們也練不出來了。
或許應用模板之后,還是可以提升的。但是同樣的,因為年紀太大了,他們的巔峰剩下不了幾年了,改變的意義不大。
倒是潛力有84的王治郅還有搶救的希望,他今年才21歲,還可以打十多年的球。年紀再大一些,23歲潛力82的巴特爾,搶救的可能都微乎其微,除非這一兩年有合適的模板,一旦到了25歲,技術定型之后,再給模板都是浪費的。
做好了訓練計劃之后,高明就將訓練加速加在了劉煒、王治郅和巴特爾身上。
因為后衛線上的球員比較少,高明需要劉煒盡快成型,給他掛上了技術加速。
王治郅對抗不強,所以掛上的是身體加速。
巴特爾掛的是精神加速,因為在雅典奧運會的時候,曾經精神懈怠,據說引起過姚明的不滿。當然,現在距離04年還有不少時間,不過從系統上看,巴特爾的精神屬性的確不怎么高。
精神屬性決定一個球員的韌性,決定他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以巴特爾的身體素質,絕對能夠在NBA立足,打出來完全是因為他不適應NBA。
現在,高明能做的也就這么多了。
王非看到高明總是哀傷的看著這些球員,有點搞不明白,“你這是什么表情?”
“沒什么……”
高明搖頭,他不好將這個哀傷的故事說出來。
“有什么你就直說,如果你感覺他們不行的話,咱們再商量人選……”
“沒有,你別瞎想,他們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