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賽季,CBA進行了擴建。除了新加入了三支球隊之外,奧神也從甲B升級到了甲A,變成了16支球隊。
訓練營正規化之后,CBA改革的進程一下子就加快了。加上外援政策的放寬,以及對海外球員的招攬,好球員其實是夠用的。
經過了上次的風波之后,國內球隊之間以及和籃協籃管之間,雖然依然矛盾重重,但是中國男籃和CBA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這其中,高明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這一次的選秀并不是很成功,沒有特意設置會場,是在鞍山訓練營當中弄的。
參加選秀的球員也不是很多,畢竟只有鞍山一個訓練營,雖然是足數100人,但是成年的也不過就十多個而已。這其中還有一些實力不是很強的,各隊有點看不上。
也就造成了出現有球隊棄權,換成委培名額的事情。
但是,這也標志著CBA選秀事業的開端,往后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NBA選秀能夠從各個大學選人,但是國內卻不行。因為國內大學里面好苗子雖然不少,但是卻要以本專業為主,訓練時間少,打的比賽強度也低。
這些大學生球員比專業體校多有不如,而專業體校對比各隊的青年隊,又有不少差距。
所以,讓CBA選秀像NBA那樣明顯是不現實的。
高明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增加國內的籃球人才了。
返回上海之后,高明繼續投入到了訓練當中。不過這一次他不是訓練球員,而是在教導楊元等人。
隨著訓練營的逐步建立,楊元等人以后勢必要獨當一面。而且,高明也準備明年借著姚明的名氣去NBA,所以他必須要在走之前,將楊元這些人訓練出來。
8月25日,國家隊飛往日本福岡。第20屆男籃亞錦賽將在三天后開打,國家隊先飛過去熟悉場地。
飛機還沒起飛,國家隊就已經在日本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從國家隊的名單資料上看,平均身高竟然超過2米,達到了可怕的2米05。
這可嚇壞了日本人,在日本引起了很多的輿論。
其實,這只是信某人和蔣指導使用的心理戰術,往高報了4cm,高明對此不置可否。
在籃球場上,決定贏球需要很多因素,場外因素也是很有用的。在NBA里面,季后賽給對手下藥的事情都有發生,一點心理戰術根本不算什么。
這也足以證明,國內對于這次亞錦賽的關注。97年亞錦賽翻車了,這一次使用場外戰術,就是告訴所有球員好好打,這次一定不能翻車了。
因為亞錦賽只有冠軍一個名額,可以去悉尼奧運會,容不得半點馬虎。
高明很樂觀,以現在國家隊的陣容,想要翻車還真不容易。
其他老將都不多說了,兩個新人都有了長足的長進。
史勇,進攻87,防守66,精神79,總評76。
王晗,進攻85,防守72,精神83,總評77。
小組賽第一場打馬來西亞。
也不知道是因為被中國隊的身高嚇到了還是特別改變的戰術,馬來西亞隊的戰術打的很慢,總是等到要超時的時候,才發起進攻。
場上中國隊不知不覺的就被帶偏了,速度也跟著慢了下來。雙方陣地戰對陣地戰,上半場打到了一半的時候,兩隊連20分都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