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男籃就飛回北.京。
因為拿了獎牌,成績有所突破,需要接受很多采訪。
不過高明下飛機就前往籃管中心開會,他的時間太忙,不能在國內呆太長時間。NBA那邊已經開啟訓練營了,他最多只能呆在兩天,第二天還要去鞍山訓練營。
籃管中心于是就在第一天臨時召開會議,蔣興權和高明都需要出席。
會議開始,顯示表彰了一下男籃打破歷史成績,首次拿到獎牌。其次就是就中國男籃的未來進行一些建議和安排,畢竟這一次中國男籃暴露出來的缺點有點多。
高明發言之前,領導就青訓工作做出了肯定。青訓同一管理雖然才進行了兩年,但是奧運會能夠拿牌這件事已經說明初見成效。
因為高明訓練出來的姚明、王治郅、巴特爾、劉煒、朱芳雨、王晗這六名球員不是主力也表現的非常不錯,潛力十足。而且訓練營被選擇出去的球員,大多也逐漸成為了各球隊的主力,甚至球星。
那些差強人意的也很具有潛力,對CBA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特別是那些球員,在防守上的功底都很強,讓CBA的對抗逐漸加強,戰術也就隨之豐富起來。
“小高,說說你還有什么意見?”
現在高明可以說是籃管中心的紅人了,男籃得獎牌之后,立刻得到了上面的口頭嘉獎。至于實際上的獎勵,相信很快就會下來。
能夠讓人得實惠的人,當然要好好對待了。
高明想了想,“由于這個會開得很匆忙,我也沒有太多的意見。只是有小小的提議,供各位領導選擇。”
“雖然中國籃球現在一片欣欣向榮,但是我們也需要有計劃來進行增強。我提議咱們籃管中心,制定一個四年計劃,以每屆奧運會為一周期,每一周期都有主抓的工作,就好像國家的五年計劃一樣。”
眾人點頭,都覺得這個主意不錯。而且這個他們專業對口啊!做計劃打籃球的哪有他們在行?
高明接著說:“第一個四年計劃,我有幾個不成熟的想法。”
“首先,我覺得國家隊要進行擴大和分隊。擴大是國家隊增設替補球員,這些替補球員雖然不能比賽,但是卻需要和正式隊員一起訓練,以便隨時更換。分隊就是分出一二隊來,打不同級別的比賽。”
“一隊專打世界大賽,奧運會和世錦賽;二隊打亞洲比賽,亞錦賽、亞運會這些比賽。一隊二隊的隊員的需要一部分互相交錯,來維持國家隊的戰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