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籃網主場背靠背迎戰小牛。
自從老尼爾森成為小牛主教練之后,小牛的戰績是一年比一年強。
這要歸功于老尼爾森的執教理念,進攻!進攻!再進攻!
這個時代的人都認為防守好,因為防守能夠贏得總冠軍。只有老尼爾森追求極致的進攻,他認為只要我們的得分比對方多,我們就可以贏球。
這句話雖然聽上去是廢話,但是卻一句話倒出了籃球的本質,籃球就是一場比得分的游戲。
老尼爾森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的做的。
現在的小牛基本上等于放棄了防守,完全致力于進攻。看看他們的球員,諾維斯基、芬利攻強守弱,納什等于沒有防守,要不是有一個阿德里安·格里芬的話,小牛的首發陣容和漏勺沒有什么區別了。
還有一個肖恩·布拉德利,這位老兄2米29的個子,比姚明還要高出一些。但是他的防守更多的是靠身高,而不是技術。
這位“竹竿”被諾維斯基勸說加入了德國國籍,在世錦賽上成為了德國的內線的頂梁柱。
但是,在中國和德國的比賽當中,他被虐慘了。不要說防守不了姚明和王治郅,就連巴特爾都隨便捶他。
雙方比賽一開打,姚明就逮住布拉德利一頓捶。諾維斯基有心想要過來包夾,但是還沒等他過來,姚明就已經得分了。幾次嘗試之后,他果斷放棄了,只盯著布澤爾就好了。
布澤爾:……
諾維斯基不離開他身邊,他連球都接不到啊!看來不能和超級內線做搭檔,這樣只會讓他成為陪襯,“反骨仔”心中萌生了異樣的想法。
不過,小牛并沒有落后,因為小牛今天的投籃很準。
納什在外線連中兩個三分球,芬利也投進了一個,諾維斯基也是一個。
老尼爾森并沒有特意訓練三分球,他更強調的是中投。因為這個時代三分球并不是常規武器,而中投是。
只不過因為納什他們在中距離得不到機會,籃網的聯防全NBA都頂尖。所以他們不得不投三分球,卻沒想到靠著三分球他們竟然取得了領先。
高明叫了暫停,用阿隆·威廉姆斯將布澤爾換了下來。
布澤爾進攻端幫不上忙,防守在諾維斯基面前是漏勺,在場根本沒有任何意義。也幸好諾維斯基今天的手感不是很好,不然的話,開場三分鐘他就要叫暫停了。
“克里斯蒂,你去防守納什;威廉姆斯,你跟住諾維斯基。不要給他們兩個投籃的機會,防他們突破……”
這樣防守姚明的壓力會很大,但是再大也要這么防守。高明可不敢賭小牛的三分,不管是納什、諾維斯基還是芬利,都是非常厲害的投手。
要是真讓他們投順了,比賽可就不好打了。
比賽重新開始,納什看到是克里斯蒂防守他,立刻對格里芬招手,讓他過來擋開克里斯蒂。
趁著這個功夫,納什如同一條魚一樣鉆進了三分線,中投出手。
“唰!”
“今天納什的手感太好了!”斯科特郁悶的說道,“這已經是他投中的第四個球了。”
高明也沒有辦法,他總不能上去把納什的手打斷吧?
“誰家過年還不吃頓餃子?”
和高明認識就了,斯科特也能聽懂一些中譯英的諺語了。
“我是擔心他投順了,復制王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