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山擁昆侖,群玉聚疊嶂。
而這般浩渺的景象,在那開懸的道圖上面,也不過是魏清秋神形道場的顯照,是道圖之中極盡瑰麗景象的邊沿,是原本的留白處,是一切意境最微末的顯照。
而除去這些,在柳元正的眼中,那云霞霧靄之中所能夠窺見的,便也只有魏清秋端坐在昆侖山巔的神形了。
很難用準確的言語來形容柳元正這一刻的復雜體悟。
他向來不覺得走通了自己的修法,便自忖是精通世間雷霆諸道的人。
至少,雷師的道與他不同,老真人的道也與他隔著層疊帷幕,哪怕是同源而出的林綺萱,也用混元之道給了他無法言喻的意外驚喜。
但修行至此,柳元正從來沒有像這一刻一樣,覺得世上的雷霆修法,竟是如此的難懂。
那瑰麗的畫卷映照在他的眼中,從頭到尾的看罷了,落在柳元正的心湖上空,便也只剩了兩字厚重
這世間的事情就是這樣,很多時候看起來很復雜的事情,往往內里中十分簡單,而有些看起來很簡單的事情,往往想要參透的時候,卻發覺復雜無比。
這雷霆之道的厚重,便也同樣是如此。
看起來很簡單,簡單到或許初入煉氣期的修士,都可以對雷霆之道的厚重發表些屬于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但此道卻也復雜無比,復雜到這一刻柳元正恍惚覺得,雷霆在自己的眼中,竟也存在著如此陌生的一面,他像是從來都未曾讀懂過雷霆之厚重,從來未曾讀懂過那消失在過去光陰歲月之中的古修云嬋子。
在這逆亂的光陰與歲月之中,或許是一息,又或許是漫長的時間逝去。
那卷道圖上面,瑰麗的靈光恍若夢幻般散去。
這代表著屬于魏清秋的神形開始凝聚、穩定,屬于她道與法的中和開始從蒸騰的浪潮之中平穩下來。
然后,道圖歸入那洞開的紫府道宮之內,空曠的紫府天地,群玉疊嶂,昆侖山里
定鼎中宮
那拔地而起的山峰,托舉著紫府道宮,直入穹霄,最后隱沒在浩渺的云海之中。
下一瞬,大道雷音自云海深處垂世
萬山交疊,這一刻,一道又一道恍若堪輿相地之道地紋的靈光從那嶙峋的亂世怪玉之中交錯而過。
入目所見,皆是極古老的玄門仙篆法門,數種已經徹底的遺落在了古史之中,連大略的記載都淹沒在故紙堆中,不復教后人參悟觀瞧。
但其中,仍舊有數道靈光,散發著教柳元正很是熟悉的道韻。
衡陽合元經
這是魏清秋曾經走過的煉法之路
新與舊。
有缺與圓融。
歲月與光陰。
一切都在這一刻,在那層疊的群玉之中,不斷地交織著。
而與此同時,一點靈光從道圖中落下,自紫府道宮之中顯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