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找到了這是中元一脈的道法氣息,主修絳宮心火,成青龍仙焰,此道之要旨,乃身中之陽也與老夫之道頗近”
話音落下時,又是一道法印打落無何有之鄉。
轟隆聲中,是烈焰若地火般蒸騰而起。
隱約之間,更有龍吟聲相隨,顯照非凡
“哦這竟是滄陽一脈的傳人于純陽天火之中走出了自己的新道算來還是老夫這一脈的晚輩,昔年竟不曉得他的名字,可惜了”
“這是天冥宗的三祖垂幽散人尤記得他有仙君之姿,一手垂幽道火也曾天下無敵,晚年臨證道時卻死于非命,未曾想卻是走了陰極生陽的路”
“這一處卻是認不得了,墳塋懸空碑字皆無,徒留道韻與一點靈光在,此道是采天火地炎,合于人形神之火,以三才證三陽,成烈烈無極”
“如此,丹陽仙焰為源,居中天正宮;絳宮心火在東,合青龍之相;滄陽天火在南,為朱雀正陽;垂幽道火在北,應玄武兩相;三才法焰在西,顯白虎酷烈;此五火垂落,便是天羅地網、無所不包之中,熬煉一切”
這五步走來,元嬰道主所選,無一不是玄門先賢映照于世的本源
可真切說來,這無何有之鄉中,諸相紛呈,真正海量的,還是那些古妖神的遺蛻
欲煉無上殺伐器,元嬰道主不會略過這些。
“自古以來,妖族之屬,焰中之君,也多也少,細細數來,不過是五禽兩獸而已。”
“謂五禽焰君,皆凰鳥,一為赤鳳,一為青鸞,一為鴻鵠,一為鹓鶵,一為鸑鷟。又曰五鳳,世外仙道時,炎師紀書曾有云,此五鳳妖神之血脈,或同出一源,系為一神魔之血裔,然再追則已無實錄,神魔之名不可考。”
“至于今日,妖族之中,五鳳仍是大部,鼎盛不衰。”
說話間,元嬰道主蹈空步虛,已然是五道法印接連落下。
緊接著,道主又說道。
“至于兩獸,玄元兩脈皆少有典籍記載。”
“此其一者,乃神魔禍斗之血裔,其形如狼似犬,浴山中火源而生,可惜此獸極珍,古妖神時代,歷三代而絕滅”
“三代禍斗古妖神他們的本源或許映照在歲月之中了,或許存在于無何有之鄉”
“可浪里淘沙,難上加難”
“好在昔年時,老夫游歷塵世,曾見末代禍斗妖神殞身之地,此妖神隕于滅蒙妖神之手,汲取其本源而去,后,滅蒙妖神又隕于當扈妖神之手,當扈妖神復隕于重明妖神之手,至此,獸中焰君之道,一者歸于重明一族,此族至于古玄門時方才衰絕”
“此其二者,乃神魔蜚之血裔,其形如牛,獨目蛇尾,此獸更珍,古妖神時,一代而絕”
“此妖神隕于朱厭妖神之手,后,朱厭妖神又隕于畢方妖神之手,至此,獸中焰君之道,一者歸于畢方一族,此族衰絕于世外仙道時。”
“許是天數如此,今日再追朔而來,焰君之道,盡歸七禽也”
話音落下時,元嬰道主蹈空步虛,又是兩道法印不分前后的落下
轟隆聲中,似是鳥鳴鶴唳
那掌握在道主掌心中的,是五火七禽
煌煌焰光化作大幕,從道主的身前,從整個無何有之鄉中垂落
而與此同時,道主身后高懸的罡煞道宮,道宮中央高懸的道圖,忽地明光大放
鎏金仙焰凝聚成的神形之中,那匯聚成無量明光的,是一道又一道的細密仙篆勾連成無上禁制鎖鏈垂落
當那焰光大幕再度收斂到元嬰道主掌心中的時候,那高懸的仍舊是五火七禽,卻已然變幻了外相模樣。
那是一把七色羽扇。
是丹陽仙焰寶扇
最后,元嬰道主再翻手見取出一枚拇指大小的明黃暖玉,寶玉上靈光熠熠,那承載的,分明卻是丹陽老祖殘存于此界的一點不滅執念
隨著道主的手抬起,那暖玉化作扇墜,落入寶扇上。
“老友執念與魂光,許是一回事兒,許不是一回事兒冥府鼎立就在眼前,希望來日,還能有渡你過輪回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