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間客套委婉一句,使旁人心中有了錯誤的認知,來日用在了修行上,便是天大的禍事。
正此時,卻見宗廣道子忽地走到了柳元正身旁,捉起了狼毫符筆來。
“元易,師伯我不大通曉你們岳霆一脈道法的,但我篆書中,卻也有不少你們這一脈的雷道篆法,見得多了未免有觸類旁通之感,此間說不清楚,我且寫來與你看。”
話音落時,便見宗廣道子一手捧著金章篆書,一手筆走游龍,呼吸之間,十余枚雷道符篆寫下。
有的極簡,不過寥寥一兩筆勾勒。
有的卻繁復過甚,一枚符篆,活似寫了篇山鬼文章。
初時,柳元正看來卻仍舊困惑,待得宗廣道子寫到一半時,少年的臉上便露出幾分恍然神情來,待得宗廣道子落筆,柳元正已然雙目明亮,炯炯有神,不知想到了些什么變化。
便是宗安道子也一挑眉頭。
“今日方見金章雷篆一脈修行妙道!”
話音落時,宗安道子緩步走到近前,竟從宗廣道子手中接過了狼毫符筆來。
“元易,大師伯這里,也有些感觸,寫來與你一看。”
話音落時,便又是繁簡不一的幾十字落在紙上。
自始至終,柳元正仿佛陷入了某種思悟之中,甚至連目光都有些迷茫失神,似是在看紙上文字,又似是在神游天外,自是誰開口言語卻也未曾回應。
但少年身旁,諸位親傳道子卻已經被宗廣宗安兩人勾起了興致,這落筆一事,仿佛變成了甚么雅談一般,誰也不再開口,只是要落筆而書,將自己感觸寫給柳元正去看。
一時間,金章院諸修之中,有心思靈動之人,已經徑自翻出了一部道書來,將諸位親傳道子所述符篆,盡數抄錄進道書中去。
這是更為高明的論道方式。
很多細節,或許今日尚難看的明白,但是記下了便是好處,待能看懂的那一日,便是一部法門由無到有的過程完整的呈現在眼前。
再說柳元正,此時間,少年便正對著諸道子寫就的數百符篆怔怔的出神。
萬千種變化從少年的心頭一一浮現。
抿著嘴,這一刻,他似乎有千言萬語要說,張開口時,卻只覺一時失語。
索性,少年復從宗遠道子手中接過了符筆來。
“如此,我也寫來,與諸位師伯一觀。”
他似是胸有成竹,但仍舊帶著幾分游移不定。
落筆了。
諸修觀之驚詫。
那竟是一種很古怪偏僻的篆書寫法。
三目玄首鳥篆。
傳聞古時有妖神金烏隕落塵世,其骨上遍歷神紋,幾如符篆天生,因其字形重首輕尾,大多以三環相套而成一字,故云三目玄首鳥篆。
這是很古老的一種篆文了。
但好在,仍舊有不少人識得,人群之中,已經有人隨著柳元正的書寫,緩緩地將之誦念了出來。
“兩相生滅元符雷道大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