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中,安文子掌教輕笑。
“汝靈山佛教慣常漠視人命,佛子卻忘了這場劫運是因何而起了?不若借著這個由頭,老夫來開第三場劫運可好?”
少年佛子不答,只是偏過頭,望向了不遠處的建華古佛。
余下三位佛陀,亦是怒視建華古佛。
原地里,建華古佛雙手合十,面露苦笑。
都是飽經風霜的頂尖修士,只安文子掌教這一句話,已然教眾人明白了這其中的因果。
那日建華禪宗掌教過兩界山,掠走了山中諸宗禪修,不料被人發覺,紫泓老道來的最快,當時或是想到了玄門對禪修的輕蔑,老禪師心中生恨,索性也勾走了老道魂魄。
一時泄憤之舉,先是成了第二場劫運的由頭之一,如今又成了引來雷道地仙的因果!
果是無心之舉釀成大禍!
“阿彌陀佛,是吾之過矣!”
話音落時,建華古佛抬手展開《百蓮生華圖》,寶圖中蓮花朵朵,仔細看去,蓮花上端坐的卻是一道道虛幻的人影。
他登得古佛之位只是前瞻,那日掠走兩界山諸宗禪修,更像是教他們溯本歸源,重演佛門諸宗盛景。
便是勾走紫泓老道的魂魄。也未嘗沒有想要煉化的心思。
需知,靈山佛教東渡之前,本是西土大雷音寺。
這天底下,變沒有隨隨便便取得的名字。
閃念間,建華古佛想到許多許多。
隨即,古佛將諸般念頭斬去,遂伸手往寶圖中一撈,而后捏起一朵虛幻的蓮花,拋向天穹。
于是雷海分開,顯露出安文子掌教在云頭負手而立的身形。
掌教伸手,接下了這朵虛幻的蓮花。
他先是皺了皺眉,最后輕輕點點頭。
遂見漫天雷海緩緩收束,看起來很是緩慢,可不過眨眼間的功夫,便盡歸于掌教道軀。
此間佛門諸修方才重見天日。
那虛幻的蓮花也在安文子掌教的掌心消失不見。
最后,掌教緩緩俯視,對上了少年佛子的目光。
少年佛子雙手合十,再開口時,言語間已歸于平靜。
“前輩,今日之事,到此為止,可好?”
話音落時,遠處四佛也重歸須彌山,坐鎮四極之地。
唯有建華古佛,神情仍舊不大平靜,目光閃動,似乎思緒良多。
“你既不收我賀禮,今日便也只好如此,可惜,還不到滅爾等滿門的時候,否則你當于今日感激涕零。”
似是入地仙的緣故,安文子掌教今日端是霸道絕倫!
聞言,少年佛子神情不變。
“謝過施主好意,生死自有天命,不勞施主費心了。”
說罷,少年佛子方才緩緩折身,要往須彌山明光中走去。
注視著少年佛子的背影,安文子掌教開口留下了最后一句話。
“你到底歷世不久,又是初來東土,老夫身為前輩,今日當教你個乖,兩界山是用吾宗歷代修士的血與骨鑄就的,吾宗弟子不畏犧牲,可卻從來沒有一條性命,是平白葬送的!”
話音落時,少年佛子回首。
“晚輩謹受教。”
話音落時,少年佛子走入須彌山虛影中,連帶著山岳的虛影,還有山中四佛,忽的在一瞬間由實變虛,消失不見。
緊接著,遠遠地,漫天黑煙也緩緩褪去。
一時間,風平浪靜,天清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