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里,柳元正的神魂仍舊徜徉在香火之力匯聚而成的清流之中,不斷受到眾生念力的滋養,魂魄本源愈發壯大。
但此地,卻非是香火之力的歸途。
魂魄縹緲,靈臺寂無。
很快,清流匯聚成長河一般,流淌過靈臺之后,反而陡然折轉方向,過鵲橋而下,經十二重樓,沿著柳元正道軀的中脈,恍若化作迷蒙光雨,灑向氣海丹田,灑向五臟道場。
五行之雷圣,本就是柳元正臟器吞吐靈光蘊養而出的神形,此刻,亦伴隨著迷蒙的光雨灑落,不斷的蘊養壯大著五臟本源。
這五行道宮,似是成了小半香火之力的歸途。
但更多的光雨仍舊匯聚在溢出,凝結成裊娜的煙霞,落入柳元正的氣海丹田。
紫金雷丹上空,那自柳元正晉升入元嬰境界之后便高懸于雷丹上空的神魔之影,此刻迸發出璀璨的明光來,接引著海量的光雨匯聚,轟隆的雷聲響徹氣海丹田,那仿佛是神魔虛影的呼吸聲音,一道道神霞被吐納,不多時,仔細看去,那原本虛幻的神魔之影,竟有了幾分凝實的趨向。
這并非是段時間內的造化,柳元正煉化了道兵旗,內中開辟了道兵洞天,有他在,那祭煉于閣臺之上的三百六十之數道兵,便會恒久存在。
彼陰靈道兵逢柳元正為主,敬主如敬神,此念恒存,自然香火之力恒久不絕!
甚至,柳元正的思緒蔓延,已經想到了此法的玄奧所在,以道兵旗吞吐陰煞之炁,熬煉陰靈道兵之神,又以此眾道兵之靈念,化作香火之力,蘊養自身古祭法之路。
以身為祭器,吐納天地靈韻,以魂魄為神靈,以道兵作眾生之念!
良久,柳元正方才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難怪,難怪昔日左道宗師,會將此法與《存陰抱陽元一養神篇》傳承放于一處,養神篇傳承,乃是昆侖山、鵲橋客二境界囊括之修法,而道兵法門,看似只為護道殺伐,實則內蘊玄機,有眾道兵祭煉而恒存,則可教養神篇修行,事半功倍!”
滿腹感慨之余,柳元正將這內中的玄奧變化,盡數轉告了林綺萱,期望這位近在眼前的古祭法大家給予一定的查缺補漏,一定的指點。
聽得了柳元正體內的驚奇變化,林綺萱也眼眸明亮。
翻手間,林綺萱的掌心中有著斑斕靈光凝聚,竟然在掌心上空凝聚成一道虛幻的道軀內景,她在復刻柳元正口述的體內變化,甚至在演化之后的道路。
時而,林綺萱的臉上露出了然的笑容來,時而,林綺萱又皺緊眉頭冥思苦想。
與此同時,她也會將自己心中的參悟所得與柳元正言說,甚至回憶著左道宗師的思緒方式,盡量為柳元正還原這門修法的創立過程。
“如今看,我父倒是在偷師張叔,張叔不善古祭法,卻尤善蠱道,父親昔日曾言,往前找補幾萬年,張叔在蠱道上的天賦,也冠絕元教諸修!正統的古祭法法門自然沒有這樣的修行方式,但昔日聽張叔言說,蠱道之中,卻有凝練萬蟲,以精魄之念養神之法,涉及部分神道之路,誰知卻教我父歸攏入了古祭法修行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