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秀今年也才53,可是頭發已經花白,不過身體還好。
從縣里回鄉以后,原本荒廢的地她又重新整理了出來,種上了一些蔬菜。
然后又在鎮上買了幾只雞苗和鴨苗。
她不準備回城里住了,就留在老家。
之前在縣里找了一份廚房工作,工作很辛苦,工資還不高。
但是為了攢錢給兒子娶媳婦,她都能忍。
可現在兒子沒了,她如同失去了方向的候鳥,不知道要干什么
在縣里待了幾月后,她最終作出回鄉的決定。
城里雖好,但是卻沒有家的感覺。
可是家現在還是個家嗎
葛文秀也不知道。
她只是一個沒什么文化的普通農村婦女。
為了活著而活著。
沒有什么特別的意義。
也許以前還有可能是為了兒子。
葛文秀扛著一個鋤頭往家走,路上遇見同樣從菜園回去的常玉蘭。
常玉蘭是村口程東盛的媳婦,算起來兩家還有點親戚關系。
“文秀嬸,除草啊。”見到葛文秀,常玉蘭熱情招呼道。
“對,種了點小白菜。”
“這些芹菜,你拿回去吃。”
常玉蘭從自己菜籃里,抓了一把剛割的芹菜。
“不用,不用,家里菜還有很多。”葛文秀趕忙推辭拒絕。
“拿著,拿著,等你種的這些菜長出來了,估計也就沒機會吃我家的了,嬸子,你要想吃什么菜,自己盡管去地里摘,我們家也吃不了許多,最后也是爛在地里。”
葛文秀無奈接了過去,想了想道“要不我給你錢吧”
“嬸子,你這不是打我臉嗎”常玉蘭臉色一沉,快速往前走去。
一副我不高興,我不想搭理你的模樣。
“好了,好了,是嬸子不對,嬸子說錯話了。”葛文秀趕忙道歉。
“就是,又不是外人,盡說這些見外的話。”常玉蘭展顏露出笑容。
變臉之快,讓人嘆為觀止。
“嬸子,明日個我去鎮上,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去”常玉蘭和葛文秀拉起家常。
“不去了,鬧哄哄的,去了又干啥”葛文秀道。
“買點肉,再買點日用品回來,天天吃蔬菜也不是個事。”常玉蘭道。
“不用,過年的時候腌的咸肉咸魚還沒吃完呢,再放下去天氣熱就有味了。”葛文秀道。
“咸貨吃多了不健康。”
“都這歲數了,還有什么好健康不健康的。”
“話不能這樣說,哪怕八十歲,還有接近三十年好活呢,嬸子,你也別怪我戳你的痛處,人啊,活著不見得多好,死了也不見得多壞,活人不能因為死人就不活了吧畢竟死人也不能為了活人活過來”
“你呀,就是這張嘴。”
“嬸子,我這嘴怎么了別人還羨慕不來呢”
“對了,嬸子,明天要不要我在鎮上給你捎些什么”
“那給我帶兩袋洗衣粉回來吧,大民家的洗衣服我總懷疑他是假的,衣服搓不干凈。”
葛文秀口中的大民,是村里小店老板,賣些日用品。
“就是假的,不知道在哪里批發回來,自己封的口,上次為了這事,梅香還跟他吵了一架。”
兩人說說笑笑,到了路口分道揚鑣。
看著常玉蘭遠去的背影,葛文秀長嘆了口氣,這才扛著鋤頭,夾著那一把芹菜回自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