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變函數,全純函數,博弈組合,測度拓補。
度量空間,維度曲面,黎曼曲面,同胚同倫
。。。。。。
白鏡突然發現了一件令人沮喪的事實,他可能并沒有想象中那么聰明。
起碼在數學面前是這樣的,這個科目雖然記憶力,學習能力依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靈感。
如果只是運算力快就能解開數學難題,那這個世界上應該早沒有數學難題了才對,畢竟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已經達到了幾億億次。
但實際上無解的問題還是有那么多,甚至于很多難題連個解題的方向都沒有。
不過白鏡也不失落,他從來都沒有過分高看自己過。
他目前引力范圍是半徑200米,這是什么概念呢?一個標準跑道從一邊彎道到另一邊彎道只有157米,也就是說白鏡站在跑道一端,引力范圍可以籠罩前后左右四個足球場還多!
坐在二樓沙發上,跟其他學生一樣把腳往桌子上一放,引力場一開,能夠同時掃描整個圖書館的藏書!
也因此,他只花兩天時間,就把古往今來所有數學類文獻看了一遍。
數學比生物好的地方就在于極少需要試驗,極多需要計算。
白鏡為了驗證一種蛋白質的表達效果,得等個三五天。
但數學,只需要一支筆,一個腦子就夠了。
因此更簡單的生物花了他5個月時間,但學完當前的數學知識,只花了2天。
這兩天內,他還解決了上百個扔在困擾著整個數學界的難題,然后又發現了數千個解不出來的難題。
能解開的,基本就是現有數學知識可以解開的,白鏡能做出來的原因很簡單,就是最常用的窮舉法。
如果一道題可以被做出來,那當世已有的方法一定就可以做出來,而以白鏡的知識量和大腦計算速度,也絕對可以做出來。
暫時解不開的,他也不會想著去死磕,畢竟他的知識量都解不開,只能說目前的數學還沒到可以解開的地步,現在解不開,死磕十年依然解不開,除非是整個數學界產生了什么新的變化,新的學問,或者新的數學方法。
數學這邊搞定,白鏡又來到了斯坦福大學。
這個學校最著名的就是計算機科學,畢竟計算機之父馮·諾依曼和圖靈都是在這所學校任教的。
計算機就好像是乾坤大挪移,在一般人面前,那是學個十年八年都不能大成的超級難題。
但是數學大佬卻像是九陽神功大成的張無忌,學起計算機來,只能說是簡單加愉快。
連計算機這門科學,都是兩個數學大佬課余時間研究出來的。
這就是各大網絡公司,程序公司喜歡招募數學家的原因了,數學家轉行成為程序員太簡單了,并且一轉行就是大佬。
程序員轉行數學?
那得再禿兩個頭才行。
而白鏡看完計算機相關的書籍,用了一天時間。
他現在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計算機科學家肯定沒人承認,因為他一個軟件都沒寫過,但水平上毋庸置疑,已經登峰造極了,剩下的無非就是實操而已。
但白鏡沒急著實操,來都來了,斯坦福大學的物理學同樣登峰造極,看了再回去。
之前他的引力范圍只有一米,精神強度也不高,一本《黑洞與時間扭曲》看了一天都沒看完。
現在引力場擴大到200米,精神強度已經是當初的近百倍!
“我突然不急著搞人工智能了!”又學了兩天的物理,白鏡眸中精光閃閃。
量子物理學+計算機科學+數學+黑洞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