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組的出現,讓白鏡有些飄了的心再次沉穩下來。
干掉一個神算什么,上面還有天父呢!
天父上面還有天神組!
天神組上面還有什么生命法庭...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找到了!”白鏡飛出海面,在空中只掃了兩眼就看到了二維展開的智子!
因為太明顯了!
海是藍色的,天空也是藍色的,但海上該有波瀾,卻不該有白云。
白鏡此時就看到山海界近1/3的海面,變成了天空的樣子!
藍天,白云,星空,太陽,與遠方的天空交接在一起,讓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
“像是一面鏡子!”白鏡喃喃道。
這就是被二維展開的質子,是一個沒有厚度的,一個絕對意義的平面幾何,一個圓形。
因為山海界特殊的空間結構,均衡的引力,導致整個質子各處所受引力相等,因此整個二維平面,是一個絕對的平!
不存在一絲一毫的凸起或彎曲。
“這簡直太漂亮了,我甚至有些不忍心動手了!”白鏡喃喃道。
但如果不動手,他來這里做什么的?
“接下來就是蝕刻電路!”白鏡看著這么大的鏡子都有些頭疼,美是美了,但蝕刻下來需要多久?
要知道他準備鋪設電路的規格是5nm!
早知道應該把五曜帶進來的!
質子本身就是帶電的,因此只需要對質子平面局部的強互作用力進行扭曲,便可以形成空間電荷區,也就是半導體中至關重要的結構,PN結。
由這種PN結連接在一起,便構成了芯片的電路。
三體人加工技術粗糙,一條電路足有一條頭發絲粗細,肉眼趴上去都可以看的清。
而白鏡的加工尺度早已到達了納米級,加工出的5nm寬電路,別說是肉眼,寫輪眼來了也看不清。
因此同樣面積的質子上,白鏡加工的電路路,比三體人加工的還要復雜一萬六千倍!
這就是60微米技術和5nm技術之間的巨大鴻溝!
同樣的,三體人的生活文化中除了浸泡脫水,就是計算天文,單調的可憐。
而白鏡卻是生活在一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他們對芯片的需求復雜性,要遠遠超出三體人!
理所當然的,白鏡蝕刻出的智子,計算力和三體智子的差別,應該是80年代老電腦和新世紀5G芯片的差別!
當然,他的加工復雜程度也會是三體人的16000倍!
心中有多豪情,干活的時候就有多煩躁。
一開始加工時不熟悉,以一倍音速飛,熟悉之后以4倍音速飛,但是很快他就發現,這張“紙”太大了!
它是山海界面積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足有16億平方公里!
相當于一個長4萬公里,寬4萬公里的正方形,他從一頭飛到另一頭,4倍音速下都需要時!
他每次加工的寬度也只有0.02厘米,因為他只有4W個念頭,同時刻畫4W條電路,每條5nm,當然就是0.02厘米。
也就是說他得來回20億次!
完成全部工程需要4300W年?
“我玩你**!”跑到頭后,看了看時間,再扭頭再看看旁邊一眼望不到頭的質子,白鏡心態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