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曉檣上小學的時候,她聽到過班上的某些同學猜想她在家里吃什么。
小孩子其實很可愛的,他們竟然猜她在家天天吃漢堡薯條和披薩,把可樂當水喝。
哈哈哈,要是她天天在家吃垃圾食品,大概會長成蘇小豬吧。
大一點上了中學,有同學猜她在家里天天吃海參鮑魚龍蝦日料刺身,還有夸張一點的說她把米其林當餐廳吃。
這個也太夸張了吧,那時候中國大陸沒有一家米其林餐廳,難道她每天為了吃飯就要坐幾個小時飛機去香港澳門或者鄰國日本甚至更遠的歐洲國家?
其實都不是。
蘇曉檣家里零食是不會缺的,而她的爸爸的朋友又很多,不時是能收到來自各個國家的禮物。
比利時的歌帝梵巧克力、日本北海道白色戀人夾心餅干、法國巴黎的馬卡龍蛋糕……
她會嘗個新鮮,但是很難喜歡上,她在家最喜歡的就是嗑瓜子,如果家里人不管她的話,她可以把瓜子當飯吃。
她最喜歡的是那種沒有加焦糖,沒有加香精香料的最普通的素炒瓜子,原因和她的奶奶有關系。
蘇曉檣的父親蘇沛文有兩個身份。
蘇沛文年少時是個窮N代,白手起家后就成了富一代。
而蘇沛文是家里的最小的孩子,他年輕的時候忙于事業,直到快四十歲才有了蘇曉檣這一個女兒。
所以等到蘇曉檣懂事以后,她的奶奶已經很老了。
蘇沛文的商業天賦其實并不比大多數人強太多,但他確實是個天才,他的天賦全點在勤奮上。
勤能補拙,而一個愿意拿命來拼的人,一絲機遇在他手里就能無限放大,蘇沛文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窮怕了,即使家里富裕起來了蘇沛文也沒有任何享受生活的意思,工作才是他的全部。
蘇曉檣出生后不久,工作狂蘇沛文就繼續忙于自己的事業,而他那個端莊大氣帶出來很有面子的葡萄牙妻子休了個短暫的產假后,就開始陪同他出席各種酒局活動。
這對夫妻一般深夜才會回來,他們回來的時候,還是小朋友的蘇曉檣已經睡著了。
蘇曉檣最初的記憶里關于父親和母親很模糊,而關于奶奶的回憶無比清晰。
那時候,奶奶坐在沙發上繡花,小蘇曉檣就嗑著奶奶炒的瓜子,把頭靠在奶奶身上看動畫片。
等到了放廣告的時候,奶奶讓她休息一下。
奶奶說蘇蘇有一雙很漂亮的眼睛,要好好保護視力,她很聽奶奶的話,關掉電視,看著奶奶繡花。
奶奶低頭捻線,手里針線飛舞,靛藍,大紅,草綠,各種顏色的線條出現在素色的絹布上。
小蘇曉檣就看著絹布上花開,鳥飛,蟲鳴,魚躍,栩栩如生,她覺得奶奶就像一個魔術師一樣。
蘇曉檣的奶奶是民國時期的地主家的女兒,后來因為某些的原因,家道衰落的她嫁給了當農民的爺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