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他的是“神明”,所用的術式自然是“神之術式”。
那是一種和他所了解的魔法大不相同的東西。
更原始,更純粹……也更高級。
僅僅只是千分之一毫秒的接觸,也讓他收益良多。
沒錯,到目前為止,包括被巴爾的人間體擊殺,都在卡爾穆諾·讓·伊德里昂的計劃之中。
布下“霞光”來吸引那些家伙的注意并將他們聚集過來,屠殺本地教會的魔法師是為了加固自己殺人狂的形象,強勢秒殺典獄長卡爾德克是為了向那位“神明”展示自己的危險。
如果可以將時間往更久遠的過去推,那么黑死病詛咒也可以算是計劃的一部分,只是那場行動的目的并不像這次那么純粹,一方面是為了營造自己無惡不作的形象,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他真的不喜歡那些愚昧的凡人。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使那位“神明”親自出手。
然后,殺死自己。
之所以這么設計,是因為,卡爾穆諾知道,從被“神明”盯上的那一刻開始起,自己就絕對活不了咯。
在這些年蕩平世界各地的魔法教派的旅途里,他翻閱了大量的典籍和密藏,在那些古老的書本中他找到了傳說之中“神明”存在的痕跡。起初他并未在意,但將那些蛛絲馬跡拼湊在一起后,得到的卻是一個不那么美好光輝的形象,而是一個極為矛盾的個體。
一方面,在大量的典籍中,都有“神啟”現象的記錄,也就是偉大的至高神對某種天選之人的點撥,這似乎表明,“神明”是希望人類中有才智卓絕的領導者出現的。
但另一方面,也有許多典籍記載過所謂的“黑暗神”、“古神”,這類神通常以蠱惑人心的形象出現,對于那些所謂擔當“救世主”責任的天才的態度,則是無情地抹殺,或是收歸己用。
和流傳于塵世的零散傳說不同,魔法界對于神明的記載是極為詳細的,甚至還有召喚神明的使者——天使的法陣的記載。
但在這些記載中,有太多太多自相矛盾的段落,它們各自對應著截然不同的形象,似乎這世間有著無數不同的神明存在,可是,留存下來的召喚陣列的刻畫方式卻大同小異。
這也是讓卡爾穆諾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神明是確實存在的事物。
神明希望這個世界上的人類繼續存在。
這是卡爾穆諾唯二確定的事實。
為了實現自己的最高理想——“消滅魔法,重啟世界”。
卡爾穆諾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這個世界,不需要神明。”
躺在沙發上的少女伊莎貝拉·阿佳妮如是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