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讓我們打個比方。
假設有一個很了不起的超能力者,比如超人,他擁有著無可比擬的力量,可以像電玩游戲一樣無限存盤和讀檔,然后假設他化身為警察,他的任務是阻止一年后罪犯們想要發動的人類滅絕計劃。
在這種情況下,誰會占據優勢呢?
是警察?
還是罪犯?
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給出同樣的判斷——能夠任意施展超能力的警察在這場較量中占據著壓倒性的優勢,這很容易理解。因為,既然不管失敗多少次,重來多少次都無所謂,只要這場較量能夠一直存在下去,最后的贏家,就只可能是警察。
不過呢,事實卻并非如此。
有太多人在單機游戲上會無限卡關,最后放棄,因為哪怕只是一點小小的細節疏漏,都會導致整個存檔直接報廢。對于一直重復著讀檔存盤這一操作的“超能力警察”而言,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消耗的精神力要遠遠比沒有記憶的“罪犯”嚴重,即使只是一年而已,但如果重復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十萬次。
或者,一千萬次。
當持續的時間不斷拉長,當可供描述這段區間的詞匯只剩下“永恒”時。
任務卻依舊無法完成。
那么誰會獲得勝利呢?
把自己關進了時間囚籠的警察,會不會因為精神力的過度消耗,而最終自我崩潰呢?
沒錯。
現在的劉燁和巴爾,正是處于這樣的處境之中。
即使已經不再是真正意義上無所不能的魔神,但巴爾仍然具備著操縱世界的能力。他的魔法足以支配這片星空之中的每一粒原子,只要他想,既可以直接讓兩片星系相撞來賜予劉燁一場最絢麗的葬禮,也可以讓他瞬息破碎成最基本的微粒隨風而逝。但是在所有的一千四百萬六百零四種可能性里,只有一種世界是他所需要的。
所以,只要一絲絲的偏移,他就不得不倒轉一切,從頭鋪設通往未來的命運軌道,來創造自己所希望的結果。
盡管劉燁沒有察覺,但在這片領域世界里,他已經重復這么做了很多次。
甚至在宏觀世界上,他也做過許多次類似的事。
的確,二者正面沖突,劉燁毫無勝算。
正如巴爾所言,人與神,在根本上就是不同的。后者是前者永遠無法理解的生命,憑借“魔法”這種取巧的手段,人類是絕對無法打倒魔神的。
那么,如果創造出,讓巴爾由內致外,自行崩潰的狀況呢?
正好,他不是子啊戰斗前說過這樣的話嗎?或許連他自己都沒有注意到,但他確實這樣嘀咕了一句:
“我不喜歡意外。”
厭惡意外。
這句話乍聽之下只會讓人覺得巴爾很傲慢,不過,既然他已經成為了貨真價實的神明,那么一般意義上的事物應該無法影響他的內心才對。
這代表著,足以讓他感到不舒服的“某種東西”,已經出現了。
沒人知道,到劉燁察覺到這點為止,這樣的場景就竟累積、重復了多少次。
腳下是蔚藍色的星球,前方是光芒璀璨的太陽,身后是滿天星海。
巴爾單手掐住了劉燁的脖頸,劉燁則用淌滿了鮮血的右手,顫抖著抓住了那握著自己脖子的手腕。
雪花飛舞,僅僅只是最簡單的冰雪魔法。
但巴爾泛著微光的半透明皮膚下,那晶瑩剔透的骨骼外蕩漾著無形的微波,就像是杯子里本來就已經裝滿了水,只需要等待打破表面張力極限的東西到來時那樣。
他身為魔神,即使是整個太陽系在這一刻坍縮毀滅,對他來說也不過是擦傷一般可以無視的東西。可是,假如他已經處于,受一點點擦傷就會“決堤”,徹底崩潰的狀態呢?
盡管從劉燁的角度看來,他連贏對方一次都無法辦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