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孩子已經懂事,蘇醒后說出自己來歷,他名叫福寶,來自隔壁縣的姜家莊,是莊主夫婦的老來子。
“既然如此,就派人送回姜家莊,如果派不出人手,送信叫姜家莊來接人。”
本縣距離姜家莊,足有上百里距離,起碼要走上幾天幾夜。
姜家莊有數百人口,莊主是大地主,財力豐厚,又是老來得子,肯定巴不得當面見到兒子。
蔡捕頭嘆了口氣,“果真如此,那就好辦多了!”
他第一時間派人,通知臨縣的姜家莊,結果很快得到回復,莊主夫婦的獨生子一直在莊子里,從未走失過。
“那一定是記錯了,孩童年紀小,或許是附近走失。”
蔡捕頭嘆氣搖頭,“我也想到,結果在隔壁縣打聽,并未有類似福寶的孩童走丟。”
“這就麻煩了?”
方斗也知道,孩子的記憶有真有假,又被郎七拐得遠離家鄉,想要靠福寶的回憶,怕是找不到來歷。
“沒辦法,縣衙也不能養孩子,只好送到慈幼院中!”
“什么,慈幼院?”
聽名字,慈幼院和福利院、養老院功能類似,但這是封建社會,有這么好的事情,能建立類似現代的公益慈善機構嗎?
答案是不能!
本縣的慈幼院,甚至還有餓死人的先例,無家可歸的孤兒,就算去當乞丐,也不肯進慈幼院。
好好的孩子送進去,怕是活不到成年。
方斗嘆了口氣,“可惜了!”
蔡捕頭說道,“沒辦法,再說了,咱們也在幫他找家人,一旦找到福寶的家人,他就不用待在慈幼院!”
小捕快還在奮力拖拉福寶,以他的臂力和武藝,連公牛都能拉動,卻怕傷了孩子的嫩手,始終不敢用力。
“算了!”
方斗嘆了口氣,“蔡捕頭,這孩子讓我帶走吧!”
蔡捕頭一喜,這也是辦法,說實在話,他是本縣在編的公務員,更清楚慈幼院是什么地方。
照實說,孩子跟著方斗,比去慈幼院強一百倍。
“福寶,這位小師傅想帶你回家,你去不去!”
福寶轉身,見到方斗的短發,重重點頭,“我去!”
小捕快有些喪氣,他廢了半天力氣,確比不上方斗一個露面,忍不住問道,“為什么呀?”
“娘親也拜和尚,家里燒香,我相信和尚是好人!”
蔡捕頭哈哈笑了,心想,孩子的母親信佛,這是個線索。
……
方斗回頭,望了眼縣城的門口,然后回頭,牽著福寶,“走吧!”
福寶抱著一根糖人,邊舔邊說,“這麥芽糖不夠甜,一定摻了東西!”
“小子,你嘴叼得很!”
“現在我終于相信,你來自大富人家。”
福寶嘎吱一口,壓斷糖人的胳膊,“我沒說謊,我本來就是姜家莊的大少爺,咱家的水田有一千畝!”
方斗揉揉他的腦袋,“別吹了,走吧!”
“跟我回家,米飯管飽,但不能吃肉!”
福寶皺著臉,提出質疑,“為什么,肉可好吃了,紅燒的、粉蒸的、炙烤的,還有……”
方斗流出口水,板著臉喝道,“沒看到我是和尚,不能吃葷!”
回去的路程,走的格外輕松,方斗和福寶拌嘴,時間過得很快,只是小孩子腿腳不靈,轉走了半里地,就伸出胖胖胳膊求抱抱。
于是,方斗一路抱著福寶回到雞鳴寺,等到了地方,發現孩子已經趴在肩頭上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