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后,方斗離開黃山。
那天,僅有百丈相送,沒有驚動其他弟子。
“師叔,早去早回!”
方斗點點頭,縱身一躍,以山川潛行術,飛快下了黃山主峰。
自從晉升法師境界,這門遁法的威力,越發水漲船高,縱然在平地行走,也能縱躍如飛。
什么甲馬符、神行咒,相比之下,都是小道。
方斗腳步不停,離開丹陽郡,走最近的道路,前往會稽郡。
沿途當中,方斗短暫停留,見到當地秩序逐漸恢復。
麻教被趕盡殺絕,黃山道脈趁機擴展,收服大片地盤,以道觀為基地,聯絡各方信眾,開始賑濟災民。
另外,九華寺為首的釋門,也開始拉攏人心。
道家釋門雙方聯手,鯨吞麻教留下的勢力范圍,爭著放糧試藥,災民難民們得以存活下來。
方斗露出欣慰之色,轉身離去。
自從顏太守去后,丹陽郡的太守,以朝廷一位官員遙領,管束不力,才有了這片混亂。
若還是治標不治本,災難之下,本地秩序必將崩潰,
方斗離開丹陽郡,本想就近返回晉陵,看一眼雞鳴廟如何。
但盤算一番,正要這樣,時間總也不夠。
于是,方斗只得徑直趕往晉陵。
這次出差,時間緊迫,沿途無暇停留,一刻不停趕路。
偶爾,也有人在路旁和方斗擦肩而過,看不到人影,只覺得身旁狂風一閃,如同大白天見鬼。
日夜不停趕路,方斗終于在數日后,成功趕到會稽郡。
這次進入會稽郡,和上次的道路不通,直接往會稽郡趕去。
會稽山,是掛印觀所在,也是本地道家的大本營。
江南之地,以掛印觀執道家之牛耳,于是會稽郡中,道家氛圍最濃。
除了掛印觀外,還有其他五六家中等道觀,小道觀不計其數,都以掛印觀馬首是瞻。
“東南道宗,精華盡皆在此!”
進入會稽郡中,道觀分布的密度之廣,令方斗嘆為觀止。
這片土地上,完全沒有民間術士存活的空間,但凡有些資質的,都被提前選拔,進入各家道觀修行。
想當年,千秋社的壯大,還是明覺老道士私下庇護的結果。
等到千秋社覆滅,會稽郡中,重新恢復掛印觀一大獨大的場面。
但是,近些年來,麻教興起,陸續進入會稽郡。
千秋社是地下社團,好辦的很,人家麻教,背后有祁連太師撐腰,各地發展得如火如荼。
官方自然視若不見,麻教人手充足,手段也不差,很快便憑著拉攏人心,各地攻城略地。
方斗來到會稽郡中,也見到麻教四處放糧的場面,但沒有丹陽郡先前那么嚴重。
麻教也顧慮當地道家勢力大,故意避開各家道觀,在別處角落發展壯大。
“難怪,掛印觀要派人前來商議!”
方斗雖沒去過其他地方,但從丹陽、會稽兩地來看,麻教的肆意壯大,已經成為全國區域的問題。
其他地方管不著,但江南地區,掛印觀非得過問不可。
“好個麻教!”
方斗心頭嘆息,廣林真人,可比他師弟丹余厲害許多,不動聲色,便創建如此大的教派,危及到老三家的地位。
丹余真人,但凡具備他三分心機,也不會落得隕落的下場。
會稽山下,方斗停下腳步,望著周圍景象,心頭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