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雷馬,也是掛印觀展現實力的手段。
方斗感應到,看似空蕩的山谷,實則暗藏各種陣法禁制。
外人別說偷竊雷馬,就連擅闖也不能。
其他道觀的法師們,對雷馬贊賞不已,很是眼熱。
雷馬生有雙翅,真是傳說中天馬的模樣,氣勢十足。
若能有一匹雷馬坐騎,凌空飛行,逼格十足啊!
只可惜,掛印觀將雷馬視若珍寶,輕易不肯外流。
方斗注意到,南明觀的石青道長,眼睛盯著雷馬,幾乎挪不開。
后來,石青道長,曾私下找過鳳玄,二人交談半天,最終不歡而散。
很顯然,這位閩西的法師,想要交換雷馬,卻被拒絕了。
小小插曲,很快過去。
又過了數日,各地應邀前來的道家來人,陸續上了會稽山。
掛印觀上下,忙得不可開交,安排個人住宿、游山。
方斗也發現,道家的門派,也分高下。
比方說,黃山道脈,還有先前游玩的一幫法師們,在道家位居中上水平。
更多的道士,來自的門派,已經式微多年,連撐場面的法師都派不出來。
方斗心想,若非有自己,黃山道脈,肯定也和這些門派無異。
這次會稽山邀約,南方道宗的精華,盡數聚集在此。
眾所周知,出差開會,乃是擴展人脈的好機會。
方斗趁機,認識不少南方道宗的法師人物,對道家當前的形勢,了解越發深入。
外人可能以為,道家鐵板一塊,事情并非如此。
道家發展至今,分化出的流派不計其數,連道家中人也分辨不清。
以大江為界,道家分為南方、北方兩大道宗。
北方道宗興盛,先前方斗見過的枯木、黃冠真人,就是北方道宗。
連同蕭樂師的‘道樂司’,也是歸屬北方道宗的門派。
北方道宗,先天對南方道宗具備心理優勢。
方斗和身邊道士們交談,發現他們對北方道宗的同門,很是不以為然。
這其中,還要牽扯到一樁公案。
道家在北方興起,幾乎遍布大江之北的地方。
蜀中劍修,雄踞西南,勢力曾輻射南方各地。
雙方原本井水不犯河水,但道家后來越發壯大,起了過江傳法的念頭。
于是,道家各門派,派出不少分支,過江發展勢力。
如今的南方道宗,便是由此而來。
這些打前站的道家分支,來到江南地區,在這片土地開荒,逐漸扎根下來。
頂著蜀中劍仙的壓力,南方道宗從扎根,再到壯大,其中艱難不必多說。
到如今,南方道宗,事實上已經自成一路,足以與北方道宗分庭抗禮。
問題就出在這里。
北方道宗,卻不這么認為,始終將南方道宗看成下屬。
歷年來的接觸,南北雙方皆不歡而散,矛盾沖突越來越明顯。
道家的真人們,倒是不在乎南北之分,正因為有他們存在,矛盾才沒爆發出來。
但是,下面的各門派分支,也是各玩各的,南北很少攪合一處。
比方說,這次掛印觀邀請各方,都是大江以南,沒有半個北方道宗的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