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春賞玩的大好去處多了,何必來田里?”
方斗見他態度誠懇,顯然是擔心田中的稻禾,點了點頭,問道,“依你看來,明年田地里的收成如何?”
官員正在勸說,冷不丁被問道,愣了愣才回答,“自然是碩果累累!”
“真能如公文所說,畝產千斤?”
官員斬釘截鐵,“絕對不假!”
“未必!”
方斗搖了搖頭,你雖然是農家的,但侍弄稻谷的本領,未必比我擅長。
他抬手,隨便指了幾塊地方,“那邊最多八百六七,這邊好一點,堪堪九百出頭,還有哪里……”
官員看得目瞪口呆,當即反駁道,“公子,水稻種下前,神仙也難知具體收獲多少!”
“咱們農家全程跟進,也只能從水肥、長勢上估計大概!”
“如你這般,一口就能預測到十斤誤差的,絕無可能!”
這時候,旁邊幾位農民,也都紛紛附和道。
“小公子,你是貴人出身,莊稼的事情,還是這位官人更清楚!”
“他說畝產千斤,必然有一千斤的足足份量!”
官員含笑點頭,畢竟農家在推廣稻種前,已經在皇家的試驗田里多番試驗。
“既然如此,或許是我說錯了!”
方斗沒說什么,此行已經達到目的,無所謂和對方爭執。
說罷,他即刻轉身離開。
官員看著方斗離去,松了口氣,總算走了。
他們負責巡視各地田地,除了定期驅趕鳥雀、野獸之外,最頭疼的便是這些富貴人家的公子哥兒。
富貴豪奢之家的兒女們,不知農耕辛苦,讀了幾本書,就以為田園風光瀟灑浪漫。
有早春踏青的,錯把稻禾當雜草,弄出許多啼笑皆非的笑話。
更有那些騎馬打獵的,驅趕獵物橫穿稻田,一次不知道踩壞多少稻禾。
他們倒是不心疼,可種地的老農,面對狼藉的田地,欲哭無淚。
三年稻種推廣計劃,朝廷前所未有重視,從政策上大力支持,但具體下面執行,還是勸農司一力承擔。
“持重,這邊巡視如何了?”
官員轉身,露出驚喜之色,“農子,你不是去蜀中了?”
這位身穿粗布的中年人,卷起衣袖褲腿,露出曬得黝黑的胳膊小腿,這是農家的標準穿衣風格,隨時方便夏天干活。
他這般不起眼的外形,放在農田中,就是最普通的一名農夫。
若是不認識,誰也不會想到,此人就是當代的農家之子。
“蜀中沃土千里,環境宜人,而且是新妃的娘家,推廣起來并不苦難!”
農子說道,“我親看看著,蜀中各地均以播種,長出稻禾,這才返回!”
“你還別說,蜀中封閉多年,藏了不少好東西!”
“我就在蜀中,見到好幾種古代的耕種手法,值得學習!”
“呃,你們站在這兒做什么?”
官員總算找到吐槽的對象,“農子,你是不知道,種田雖然辛苦,平日勞作雖多,但更心累的還是護田!”
“鳥雀啄食、野豬糟蹋也就不提了!”
“最是頭疼那些公子哥兒,踏青踏青,好好的青苗被他們踩壞!”
“這不,剛才就送走一個!”
“對了,他還說這幾塊田的收成,將來達不到畝產千斤,懂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