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深藍大道往前走,穿過金黃大道,就是青蔥大道。
這里背靠著弗洛大學。
愛瑪曾經說過這條街上書店非常多。
一路上果然都是三三兩兩的買書人。
轉過街角,小白停在了右手邊。
這是一座裝潢簡單的書屋,位于青蔥大道的最深處。
已經遠離了馬路的喧囂,這座淡雅的書屋宛若端坐在鬧市之中的安靜姑娘。
再次確認這就是愛瑪說過的那間名為‘朝花夕拾’的舊書屋。
不少弗洛大學的學生喜歡來這里淘換舊書。
為什么來這里買書。
就一個字,窮。
二手書的價格連新書的五分之一都不到,而且大部分的品相都還不錯。
買書最重要的是買知識。
窮人的理由非常飽滿。
伊森基本上也排除了十誡中的‘自尊’這個選項。
“叮當~”
門后的風鈴隨著伊森的進入,蕩起一個微微的弧度,一連串的清脆鈴聲卻反而顯得書屋更加的幽靜。
一進門左近位置有一把躺椅,一個中年男子正躺在上面閉目養神。
相比其他書店,這里的確冷清了不少。
伊森剛想詢問,躺椅上的老板卻先出了聲。
“翻看可以,但記得把書擺放整齊。”
有如此佛系的老板在,這家書店能存活下去還真是個奇跡。
伊森微微一笑。
要和善~
“好的。”
這家書店果然如愛瑪所說,外面看上去有些簡陋,但藏書量非常可觀,而且大部分還是有些年頭的舊書。
有些甚至只能看,不允許摸。
作為一個正直、真實的人,伊森只能謹遵戒律,不敢有非分之想。
瀏覽了三個書架,伊森終于在第四個書架上找到了弗洛大學的舊教材。
大部分課本得有七八成新。
有的課本打開之后嶄新如初,跟買新的沒什么兩樣。
想來曾經的那位學長肯定是個熱愛干凈整潔的好學生。
當然也有的上面寫了密密麻麻的注解,這一類的書當然更加便宜一些。
伊森毫不猶豫選擇了那本標價最低的。
貧窮使我們相遇。
翻開以后,伊森便有些愛不釋手。
因為這本書上畫著密密麻麻的鬼畫符,所有的注解都是用一種特殊的文字寫成。
而這種文字伊森似曾相識,正是杜丁語。
跟那本從大船上發現的航海日志同一種語言寫就。
杜丁語的語言體系跟現在的聯邦通用語截然不同,學起來非常別扭。
但這位學長使用起來卻駕輕就熟,無疑是個語言方面的天才。
由于這一段時間伊森都在解讀那本航海日記,所以說對于杜丁語也算有了一點淺薄的認識。
幾個常見的字符他還是知道的。
那位素未謀面的天才學長在書頁一側寫著的絕不是什么教材注解,而是類似于彈幕吐槽一類的碎碎念。
“老師喜歡把扣下來的鼻屎粘在教室講臺的左下沿,我突然覺得他的課變得有點惡心。”
“老師說他臉頰上的傷疤是被龍抓傷的,這牛吹得我給九十九分,多一分害怕他驕傲。”
PS:推薦票傳送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