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比賽并沒有耽擱很久。
名為劍舞者的斗士使用雙劍,劍柄位置可以相互咬合,變成一把雙頭劍。
戰斗起來相對花哨許多,但似乎無法對撕裂者造成什么有效傷害。
而撕裂者的確像比德文所說的那樣,非常兇殘。
比賽只進行到十分鐘的時候,撕裂者突然暴起,抓住劍舞者的弱點,近身搶上。
把劍舞者打了個措手不及,然后撕裂者趁勢追擊,雙爪連連揮出,在劍舞者的胸口留下了幾十道傷口。
要不是裁判及時制止,劍舞者恐怕走不下擂臺。
滿地的鮮血點綴,引燃了競技場的情緒,歡呼聲幾乎要掀翻場地。
包間里賓果有些傷心,因為他把一個月的零花錢全壓在了劍舞者的身上。
此時兜比臉還干凈。
倒是同樣下了重注的比德文得意洋洋的炫耀著自己剛剛得到的貝絡。
還非常嘚瑟的跟賓果說謝謝~
伊森看著幻光晶石上撕裂者嗜血的模樣大皺眉頭。
這個人滿臉戾氣,極具攻擊性,而他下一場的對手就是馬修。
中間大約過了一個小時。
第三場比賽,月擂主最終賽正式開始。
果然如伊森所料,撕裂者雙爪開道,一上來就是猛攻。
強化系在超凡覺醒的初期是占絕對優勢的。
超凡分為三個階段:覺醒初期、職業序列、光環領域。
在覺醒初期階段,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念的覺醒。
通過念的特質不同,可以把念分為五類:強化系、控制系、轉化系、通靈系、媒介系。
超凡者一旦覺醒就可以立即通過念呼應自己從洗禮儀式中獲得的天賦。
但是其中又有不同。
念的強度、響應速度、影響范圍之間一般都遵循一個原則。
那就是念的放出范圍越小,念的強度越強,響應速度越快,反之,念的放出范圍越大,念的強度越弱,響應速度越慢。
一般來說通靈系和媒介系偏向輔助,所以響應速度最慢。
像通靈系的念一般能夠直接作用于靈魂,需要一個過程,大多都跟特殊的音調秘術或者儀式相配合才能發揮作用,比如讓人幻聽幻視、控制靈魂、契約召喚特殊生物等。
而媒介系則是需要將念徹底覆蓋住對象,浸入其中同樣需要一個過程,伊森猜測這種念是直接作用于分子、原子層面。
比如愛瑪能夠讓念覆蓋的物體變大,而比德文的是變小,這種念像一種媒介一樣一旦浸入物質內部便能夠催化改變物質本身的性質。
所以這兩種更加偏向于輔助。
而剩下的三種念中,強度的遞進關系就很明朗了。
強化系>=轉化系>控制系。
強化系的念無法釋放到體外,釋放范圍最小,所以強度是最強的,響應速度也是最快的。
在初期最適合近身作戰。
轉化系的念相比強化系來說,既可以存在于體內,也能夠放出體外,當念在體內運行時響應速度跟強化系沒什么不同,但當念放出時,會自動轉化成某一種物質,像伊森的念只要放出體外,念自動轉化為絲。
也就是說轉化系的響應速度跟強化系沒有什么不同,但轉化系的念能夠放出體外,會根據影響范圍的變化而變化,范圍越大,那么響應速度自然越低。
控制系的念一般只游離在體表,念對某一種物質有控制作用,比如控制元素周期表上的任何一種元素。
當然根據控制的物質不同,響應的速度也就不同,一般從響應速度上來說:土>水>風>火,換種說法就是固態>液態>氣態>離子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