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不結婚了……太麻煩了!”
將一切都搞定后,方鱗心里默默道。
整整一天,就這么荒廢了。
不過還好,今天將所有事情一次性全都辦了,接下來每天安心訓練即可。
方鱗如是作著安排,默默等待著婚禮,亦同樣等待著末日的到來。
當然,還有那些專家們的補救方案。
當晚,補救方案仍未出爐,方鱗很是不滿,甚至大發雷霆。
時間已經不多了,這些專家,干什么吃的!
若不是助理小美表示,最早今夜,最遲明晚,通用方案一定出爐,他差點就忍不住親自跑到酒店監工了。
真沒幾天時間了!
盡管游戲表明,這個世界為虛擬環境,但來到這里的第三天,他真的無法將周圍這些活生生的人們再當成NPC了,他們也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
所以幾天后,那是真的生靈涂炭……
是夜,方鱗連找斯嘉麗的興致都沒有提得起來,一直在焦急等待方案出爐。
結果,直到第二天,也就是周四中午,他才收到匯報,安平市的災后補救方案,亦是通用的方案模板終于出臺。
迫不及待來到酒店,拿到方案,仔細一陣推敲后,他這才滿意,心情好轉。
從這份方案可以看出,這幾天,這些專家們倒確實也沒有敷衍,里面的各方面數據都還算詳盡。
首先確定了核輻射的擴散速度,單這一點,就有很大作用。
據此,他們已經確定了可以補救地區的范疇,以及根據核輻射每天的擴散速度,確定了各地區的補救程度。
一個【補救地區的范疇】,一個【補救程度】,是這個補救方案的兩個核心。
其實就相當于跟時間賽跑。
一百八十多個輻射源,以圓形向外擴散,那么,太靠近輻射源的便是根本來不及補救的地區,只能直接放棄,不計入可補救地區的范疇。
事實上,方案已經直接給出了數據,只有在距離核輻射源一千公里以外的地區,才可計入可補救地區的范疇。
因為補救措施其實很簡單,無非就是聚集所有人力物力,大量建造混凝土材質的密封房,或者在現有的混凝土房屋外圍裹上一層起碼五厘米厚的鉛層,以抵擋核輻射的入侵。
這些都需要時間,距離輻射源太近的地區,根本來不及操作。
所以,確定了可補救地區的范疇,這個方案便有了核心和靈魂,方鱗表示滿意。
至于到底建造多少混凝土密封房,給多少現有混凝土房屋外包裹鉛層,則不同地區有不同計劃。
這就是此方案的另一個核心,補救程度。
補救程度的差異,同樣是根據距離輻射源的距離而定,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程度。
越靠近輻射源的,可操作時間越短,補救程度也就越低,反之亦然。
只有距離周邊每一個輻射源都極遠的幸運地區,才有可能補救到無人傷亡的極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