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苦笑道:“這就與你父親昔日麾下的另一位大將有關了。”
“老師是說田晏嗎?”
田晏、夏育,這兩人乃是當初段颎麾下的左膀右臂,在平定羌亂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他們的軍事才能都是毋庸置疑的,或許無法與段颎相比,但也有其過人之處。
比如夏育,這些年來鎮守邊疆,就曾多次大破鮮卑人,或許他提議主動進攻的自信也是來源于此吧。
蔡邕沉聲道:“不錯,就是他。前段時間田晏因為貪腐而獲罪下獄,為了贖罪,他便賄賂王甫,想要領兵出擊鮮卑來將功折罪。而王甫同樣想借此事撈取功勞,所以堅決主張出兵討伐鮮卑。”
“原來如此。”段增心中更加郁悶。
田晏同樣是段颎麾下的親信大將,原本官居護羌校尉一職,沒想到此事他也摻和進來了。
“若是此事按照歷史上那樣進行,那他和夏育二人都會在這次用兵中遭到慘敗啊……”
不管是夏育還是田晏,兩人都是段颎的重要支持者,段增自然不能明知道會兵敗而不阻止他們。
更何況,鮮卑族若是強大了,這對中原王朝來說也是個極大威脅,所以段增也必須想辦法阻止此事。
這時蔡邕又氣憤道:“昔日以你父親的才能,徹底平定羌亂,尚且費了十多年的苦工;而夏育的才能還比不上你父親,他卻說僅僅只需要一冬、二春的時間就能平定鮮卑,這般狂傲,豈有不敗之理?”
段增聽了也有些苦笑,一冬、二春,也就是兩年不到的時間,這么短時間內就想平定鮮卑,這種大話夏育還真敢說啊!
他沉聲問道:“不知老師這次召弟子前來,到底有何吩咐?”
他可不相信蔡邕找他過來就是為了告訴他這些事情的,更何況這次極力主張要出兵的兩個將領田晏、夏育,都與段颎有著很大關聯,所以段增心中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果然,只聽蔡邕沉聲道:“增兒,鮮卑人絕非那么好對付的,若是貿然出兵討伐只會導致大敗。于國而言,此舉會損兵折將,空耗國力;于田、夏二人而言,他們也勢必會因兵敗而獲罪。”
“所以,老師希望你父親能夠出面勸說二人,讓他們打消出兵的想法。這兩人都是你父親的舊部,你父親若是出面,應該能阻止他們。”
段增聽了頓時愕然道:“難道已經沒有別的辦法阻止朝廷出兵了嗎?”
蔡邕苦笑:“若非別無他法,老夫又豈會出此下策?”
蔡邕的辦法的確只能算下策,因為在此之前夏育、田晏二人都是力主要出兵的,若是經過段颎一番勸說后二人就上書朝廷說,我不干了,這豈不是拿軍國大事當做兒戲嗎?
所以即便段颎乃是田晏、夏育二人的老上司,在這件事上只怕也不可能說服他們兩個;更有可能的是段颎直接拒絕這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