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連這一部的將士們都士氣高昂,求戰心切,其他各部將士的狀況就更不用說。
不過對于將士們的請求,楊渥卻不可能答應。
他沉聲道:“如今敵軍雖在撤退,但實力猶存。正所謂困獸猶斗,何況人乎?若是咱們現在進攻,敵軍必然拼死反抗,所以此議不可取。”
李簡等將領也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將,一個個都道:“大王所言甚是,我軍此時雖有優勢,但貿然進攻不可取。不如等待敵軍渡河的時候再半渡而擊,必能大獲全勝!”
朱思勍則謹慎道:“大王,若是能半渡而擊自然最好,不過末將擔心的是,晉王李存勖并非常人,此人驍勇善戰,有勇有謀,只怕他不會給咱們半渡而擊的機會吧。”
楊渥冷笑道:“不給機會?那也由不得他!難道他還想來個置之死地而后生不成?那樣的話孤就算睡覺都會笑醒。”
眾將聽了頓時一愣,不過隨即便反應過來,頓時紛紛大笑起來。
是啊,晉軍不渡河又能如何?背水一戰嗎?但那也要看吳軍給不給他背水一戰的機會。
若是他留在黃河邊上不急著渡河,卻想著與吳軍決戰,那吳軍完全可以不理會他,深溝壁壘守住防線,然后慢慢等待后續援軍的到來。
以吳軍目前在鄆州附近的兵力,若是有足夠的時間,甚至集結近二十萬大軍都不是問題,到時候就算晉軍背水一戰,難道他還能一舉擊潰二十萬吳軍不成?那根本不現實。
此外,晉軍這次渡河原本的計劃就是快速突襲取勝,所以攜帶的糧草輜重并不多,只夠大軍幾日所用。
若是在黃河邊上停留太久,吳軍根本不用進攻,只要慢慢圍困就能將他們困死。
所以晉軍如今是沒得選,只能迅速渡河;而迅速渡河的話,就必然會給吳軍半渡而擊的機會。
想明白這些后,眾將的心情頓時變得輕松起來。
楊渥卻臉色一沉,肅然道:“不過諸位將軍也要當心,局勢對咱們雖然有利,但若是諸位輕敵大意的話,依舊有可能遭到大敗。在如今這種情形下,諸位將軍務必保持警惕,不能有一絲懈怠!”
眾將連忙收斂笑容,神色鄭重道:“末將等孟浪了,請大王恕罪!”
楊渥擺了擺手,道:“不必了,諸位都各自回去吧,做好自己的指責,只要大家都盡職盡責,此戰我軍必勝!”
……
打發了眾將下去后,楊渥立即帶著侍衛,還有楊琰等人,一同在營地里巡察起來。
正如吳博所說的那樣,經過一晚上的休息,將士們恢復得很好,此時神采奕奕,顯然士氣非常高昂。
不久,斥候傳來消息說,晉軍已經開始行軍了。
得到消息后,楊渥也傳下命令,讓大軍尾隨出發,依舊保持著二十里的距離緩緩前行。
等到中午的時候,晉軍終于抵達黃河岸邊。
晉王李存勖親自登高遠眺,只見前方河水滔滔,自西向東滾滾流去,在午時陽光的照耀下,泛起點點奪目光斑。
望著身后士氣低落的大軍,李存勖臉上滿是陰沉之色。
三天前,他率領大軍在這里渡河南下,那時候三萬五千精銳大軍,一個個都神采奕奕,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目光中充滿著對戰斗的渴望。
而如今,三天時間,僅僅是三天時間,他重新回到這里,帶領的卻是一支剛剛打了敗仗,正惶恐不安的軍隊,他們臉上充滿迷茫,目光中帶著恐懼,讓人難以想象這就是三天前的那支不可一世的大軍。
在這一刻,李存勖無比的想念一位老將,若是那位老將此時還在的話,或許他會勸住自己,不會讓自己冒險,以至于陷入這般慘狀吧?
可惜早在三年多以前,那位忠勇的老將便在胡柳陂一戰中陣亡了,與他一同陣亡的還有大量的晉軍精銳。
而那一戰之,同樣是因為李存勖冒險渡河,想要突襲梁軍才引發的。
如今同樣的冒險,導致了同樣的慘敗。
不過三年多以前的那一戰,晉軍雖然敗了,但在最后關頭他還是率領騎兵反擊,終于擊潰了梁軍,所以嚴格來說應該是慘勝。